在朝鲜半岛的糕模中,一些是有刻款的。糕模本身首先是一种制作糕饼的工具,不刻款的居绝大多数。
在中国,在模子上面刻款,一般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记录该糕饼模的制作时间、制作人。只有那些制作精良的模子才会有刻上款识的“殊荣”,制作人也一定是水平高超的能工巧匠,或者也可能是那些曾同时刻制其他木雕艺术品的能者“客串”刻制糕饼模后的一种记载;二是,记录该糕模的拥有者和开始拥有的时间。对于有刻款的模子来说,这种刻款又占了多数。在中国,糕饼模上的时间刻款,一般是叫做“纪年款”,分别包括朝代款(如康熙甲辰年或康熙十年);干支款,即天干、地支款(如甲辰年、辛亥年)。在朝鲜半岛的糕模中,也可以见到带有刻款的,一般是对一些特殊时间的纪念。还有一些朝鲜半岛糕模,上面只刻着一两个字,也许是对拥有者家族名号的一种记载。
朝鲜半岛传统糕模中的这些刻款,为笔者提供了判断这些糕模的制作和使用时间等一般信息。笔者初步判断,这些模子大都制作于上个世纪80年代或者是更早年份,而其使用时间或许要近一些,如使用到上个世纪的90年代初期。
依照中国生活方式演变以及弃用糕饼模的历史情况来初步判断,朝鲜半岛普通居民生活方式应更传统一点儿,或者说,那里的百姓们对传统民族文化更加看重一些,“告别糕模”的时间点也许会来的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