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刘墉智拆第二招
和珅拍乾隆的马屁,功夫下得太大了。他将乾隆在盘山100多处题诗题文摩崖石刻全部做成拓片,精心装裱,拟颁发众臣,世代朝拜。
乾隆问刘墉觉得如何。刘墉心想,“让我驳皇上高兴的事,和珅你拍马屁,这太缺德了。可若顺着和珅说,文武众臣定会看轻我”。刘墉很快想到破解之法。
“启奏万岁!臣以为,智朴卒于康熙四十三年,应赐金、赐封,为智朴修建墓地,以彰显康熙爷与一个普通僧人交往的世所罕见;以不忘先帝恩光遍照处,仰天呈赋颂;以表彰智朴呕心沥血九个寒暑,撰就第一部《盘山志》;以声张我主‘亲民敬贤’,自古以来亲民,方得人心,敬贤,方获人才……”
乾隆是一个有头脑、有分析判断力的君主。这个举措,他没想到,但他马上答道:“好!正合朕意。”
乾隆颁旨,赐金修建智朴墓,并敕封追授智朴为进士。现盘山盘谷寺东北的“南天门”下,有一座覆钟式石顶方蔚亭,亭下有拱形石门,这就是诗僧智朴的墓,又称进士坟。
颁旨后,乾隆扭头看了一眼目瞪口呆的和珅,平静地吩咐道:“朕的题诗题文之摩崖拓片,由后人去评说,不必张扬。” 然后面对众臣,继续说道:“做学问的最高层次,是境界、眼界、智慧。诸位爱卿以为呢?”
这番话其实又是对刘墉的褒奖。和珅的第二招又遭到惨败。不得已,和珅随机应变,夸奖刘墉道:“刘中堂是我们的榜样,值得我毕生学习。”然后他转对乾隆奏道:“刘中堂博学多才,名不虚传。今天圣上特为我们树立了终生受用的楷模。奴才在圣上麾下为官真乃幸事、福事、光宗耀祖之事。”和珅这是接着拍马屁。
紧接着,他话题一转,冲刘墉说道:“刘中堂,咱俩对上几副对联,以助今天欢乐的气氛如何?”
和珅知道乾隆喜欢对对子,他聚集诸多文人雅士,已做了充分准备。这也是和珅要与刘墉过的第三招。
在这,我为和珅正一次名:和珅的学识绝不是过去评书、相声艺人所描绘的那样不堪。如流行最广的乾隆给和珅、刘墉出对子:“什么高?什么低?什么东?什么西?什么薄?什么厚?什么肥?什么瘦?”然后和珅将乾隆比成黄瓜,大臣比成茄子……这些都是笑谈。不说别的,历史上的和珅模仿乾隆的笔迹,就难辨真伪。其诗画在朝臣中也颇有名气。
说回来,乾隆听和珅要和刘墉即兴对联儿,连说“好”。
刘墉是怎么接这第三招的呢?下篇给您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