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除了负责我们早已熟知的各项基本功能之外,还管理着大部分大脑认知功能,与心理健康也紧密相关。本书以趣味俏皮的科普方式解释了耳鼻喉的基本运作方式及常见病症,还介绍了耳鼻喉对大脑和情绪的影响。针对如何保持耳鼻喉健康也给出一些实用建议。——编者
一、气味到底是怎么进入大脑的
大约30年前,人们才知道人类嗅觉器官的运作方式。此前,鼻子被认为是一个近乎神秘的感觉器官,显然现在也是如此。为了向大家解释目前科学界在嗅觉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我会用我最喜欢的甜点——新鲜的德国肉桂卷来解释。
德国肉桂卷的气味分子从鼻孔优雅地飘入,在鼻腔着陆。分子有多大,以至于我们并无感觉?分子由两个以上的原子组成,因此它小得不可思议。要是它大得像一粒花粉或者一只果蝇一样,就无法通过蓬乱的鼻毛,即便能够进入鼻腔也得马上离开。因为鼻子还有两个严厉的门卫,也就是喷嚏和鼻涕,它们能防止入侵者渗透到鼻子更深的部分,更不能让它们闯入肺部。
但微小的气味分子可以通过鼻子,并且快速抵达鼻腔上部的嗅觉区域,即嗅区。在这里,数百万个嗅觉感受细胞挤在一个约4平方厘米的区域内,其末端有嗅觉受体。人类有350种不同类型的嗅觉受体,每个受体都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气味分子。
你可以把它看作一个有350个字母的气味字母表,字母可以任意组合形成复杂的词汇,即气味。要想感知德国肉桂卷的气味,我们需要大量不同的气味分子,只有当它们以一种非常特殊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时才会产生这种香味。再比如,咖啡的气味是由500~800个不同的气味分子组成的,其中构成这种扑鼻香气的气味分子同样还能构成猫尿和脚汗,只不过这些气味分子在整个气味组合中不再明显。
一旦不同的气味分子激活了对应的受体,受体就会发送一种电信号给嗅小球,嗅小球是大脑嗅球中的神经末梢束,它们可以解读气味组合,比如:这就是德国肉桂卷。不久这些信息被发送到大脑的其他区域,到了边缘系统时我们可能会愉快地回想起碳水自由的童年时光。随后大脑才回过神来开始审查:警告,热量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