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今晚报数字报-一声道歉

日期:02-26
字号:
版面:第15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一声道歉

朱 鸿

  在二十世纪,我参加的最悲痛的葬礼是路遥的葬礼。吊唁大厅群贤毕至,少长相拥。路遥女儿凄厉地哭着,有裂胆坼肺之感。朋友彼此碰见,以目招呼,或点点头,握握手。气氛不仅是最悲痛的,也是最压抑的。

  陈忠实致了哀悼之辞,众人便一一瞻仰路遥的遗容。从左边进,绕路遥而行,从右边出。我在衮衮的后背与衮衮的前胸之间缓缓移动,这使我得以看到煎熬灵魂的一幕。路遥的亲属纵列一排,靠墙站在吊唁大厅的右边。告别路遥,离开吊唁大厅之前,凡领导、路遥的同事、路遥的交游、路遥的研究者、路遥的崇拜者及路遥夫人林达的攸关者,会跟这些家属次第握手,以示慰问。

  然而,我注意到,除了几位领导,有好多人都罔顾林达的存在,不跟她握手,冷遇而去。林达目光平视,微微低垂。林达坚韧地立足于亲属之首,她的脸像冰棍一样惨白。我认识路遥,也认识林达,且有往来。我多晤路遥,不过认识林达略早。我缓缓移动,斟酌着要不要像其他人一样,不跟她握手。我走近路遥,向路遥三鞠躬,便慢慢一个转弯,接着,就是纵列一排的路遥的亲属了。我跟他们一一握手,顷刻便轮到林达了。我犹豫着,终于姑且从俗,假装未看见她,机械地挪了几步,走了。

  虽然生活总是催促着岁月,不过偶尔,这近乎惊心动魄的一幕仍会在我的脑际一闪,觉得它并非不是一个问题。可惜生活一直颇为急迫,岁月遂不假一时之暇,令我能清醒地想一想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的这个举动。

  路遥殒命蓦然就三十年了,当此之际,不禁会对路遥进行新的思考,这一幕也随之重现。

  现在,我意识到自己当年做得不妥,我认为如此苛待林达是不对的,遂难免内疚。此举固然出于敬重路遥,同情路遥,不过家庭之事,旁人到底能知多少?在路遥葬礼上怠慢林达,不仅是旁人以具体的行为介入了路遥的家庭是非,而且是羞辱了林达。路遥会怎么看?路遥会容许旁人干预他的生活、侵犯他的隐私吗?路遥是否会答应旁人这般对待林达,他女儿的母亲,一位知识女性?

  有一个意象曾经再三闪烁我的视野:火化路遥的瞬间,他的灵魂从烟囱轻盈而出,翩然于湛蓝的天空。他似乎带着一丝讥讽的笑,望着文学界。在他的忌辰,我仿佛又看到了这个意象。

  权力是有分寸的,可惜当年不懂,从而出现了路遥葬礼上的这一幕。实际上我也并没有权力批评那些特别喜欢路遥的很多人。只是感觉于己而言,欠林达一声道歉。

  检讨,反省,承认自己的失礼、粗鲁和错误,甚至以某种得体的方式道歉,是一种智慧,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文明。若路遥知道了,也会感到欣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