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今晚报数字报-别让员工和企业“两败俱伤”

日期:02-24
字号:
版面:第21版:评论       上一篇    下一篇

别让员工和企业“两败俱伤”

薛宝
司海英画

  近日,重庆一则“上班一个月倒欠公司5毛钱”的帖子引关注。发帖网友晒出的工资表显示,岗位工资及津贴合计3875元,应扣款项包括缺卡320元、罚款630元、迟到扣罚2450元及社保475.5元总计3875.5元,该网友称目前已准备申请仲裁。

  从报道来看,这位员工“倒欠”公司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迟到被罚。首先需要明确,用工单位为约束劳动者,通过内部规章制度对迟到、早退、无故旷工等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做出惩戒原本无可厚非。而且站在法律的角度,如果劳动者因自身问题耽误工作,企业适当扣除部分工资及奖金也是合法的。正因如此,一些人对这位“上班一个月倒欠公司5毛钱”的网友并不支持,毕竟,一个月迟到、缺卡这么多次,自身的工作态度也有很大的问题,被扣款“不冤”。

  那么企业的做法就没问题吗?显然不是。我国《工资支付暂行规定》中明确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按劳动合同约定要求员工赔偿,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员工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也就是说,不管基于何种考核标准,每月实际发给员工的工资报酬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这是不容置疑的底线。

  其实翻看新闻不难发现,近一段时间,“上班一个月,工资为负数”的新闻并不少见。就在上个月,上海一位女士也遭遇了类似的情况。对于此类情况,劳动行政部门要刚性执法,依法从严从速查处,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今天,敬畏法律、尊重法律、严守法律,才是企业长久发展、行稳致远之道。如果一味靠内部规定“算计”员工,不仅终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也会让其他劳动者对涉事企业“敬而远之”,最终只会让员工和企业“两败俱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