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张昱《张光弼诗集》有《辇下曲》,共一百零二首,其中一首云:“国初海运自朱张,百万楼船渡大洋。有训不教忘险阻,御厨先饭进黄粱。”诗中提及海运,即是由海上运粮到天津,可见张昱当时已关注津沽海运。
张昱,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杨完者镇江浙时,用为参谋军府事;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完者死,弃官不出。明太祖征至京师,悯其老,曰:“可闲矣。”因自号可闲老人,徜徉西湖山水间以终。有《庐陵集》。
张昱《辇下曲》之前有小序曰:“昱备员宣政院判官,以僧省事简,搜索旧文稿于囊中。曩在京师时,有所闻所见辄赋诗,有《宫中词》《塞上谣》共若干首,合而目之曰《辇下曲》。其据事直书,辞句鄙近,虽不足以上继风雅,然一代之典礼存焉。”可见《辇下曲》主要是记有元代海运史实的。“国初海运自朱张”便是记载了元代津沽海运的由来。所谓朱张是指朱清、张瑄二人。《草木子》载:元海运自朱清、张瑄始。《广舆图》也说“朱清、张瑄者……至元二十一年(1284),巴延建议海运,乃招二人授以金符千户,押运粮三万五千石。仍立海道万户府三,以清瑄与罗璧为万户,辖千户、百户所……”朱、张海运成功后,便有了“百万楼船渡大洋”,从此元朝运粮有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