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个宝,指的是老人一生的经历,形成了人生宝贵的财富,当子女在生活中遇到难题时,老人凭借自己多年的经验,为晚辈指点迷津,帮他们走出迷惑。家里有这样的老人,真是孩子们的福气。不过,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子女与年老的父母因生活细节产生碰撞和摩擦的案例。从子女的角度来看,作为“家中之宝”的父母,此时又显得有点“不可理喻”……
进入晚年的母亲,和女儿互换角色
李姐的母亲76岁,老伴去世后,她不肯跟女儿同住,坚持要独自住在老房子里。母亲的身体还算硬朗,但李姐的父亲活着时,家里大小事情没让母亲操过心,这也导致她生活能力比较差。夏天的时候,有一天晚上12点多了,母亲打电话给李姐,让她赶紧去一趟。她以为母亲生病了,急匆匆赶过去,谁知母亲说屋里进了一只蚊子,“嗡嗡”个不停,吵得她睡不着。
“我早就给你买了电蚊香啊,插上就管事。”李姐提醒母亲,并动手把蚊香插好,等她再回自己家,却怎么也睡不着了,一直失眠到天亮,第二天上班也一整天都没精神。还有一次过周末,李姐的丈夫出差不在,偏巧女儿又生病了,她带着孩子去医院排队看病,折腾了多半天才买到药,她刚回到家,母亲又打电话来,怒气冲冲地问:“你怎么连周末都不来看我?”李姐忙说:“孩子病了……”谁知,母亲一听这话火更大了:“你心里只有孩子,哪还有我这个老妈?”李姐无奈,给女儿喝了药,叮嘱她好好休息,自己又马不停蹄赶到母亲家……
这样的事经历多了,李姐从刚开始生母亲的气,到后来也慢慢习惯了。她以前听父亲说过,她小时候身体特别虚弱,经常整夜哭闹,于是从出生开始,母亲都是抱着她睡,有时躺在床上抱还不行,还要在地上走来走去,这种情况一直到她上幼儿园以后才好些。“我小时候太‘麻烦’老妈了,现在轮到她‘麻烦’我了,谁让我是她闺女呢?”李姐这样总结一番,内心似乎也跟着敞亮起来。
爱抱怨、唠叨的老爸,让儿女“头大”
邻居小王三年前从县城调到市里去上班,后来又把妻子和孩子也带过去,算是在那里安了家,他每隔十天半个月就会回来看父亲一趟。因为住对门的缘故,我遇到过小王好多次,他回来时总是高高兴兴,手里提着牛奶和水果,等到走的时候,却又总是愁眉苦脸、心事重重的样子。
有一天,小王又回来看父亲时,女儿也跟着回来了,父女俩到家没多久,小王就把女儿送到我家,让她跟我家孩子一起玩,还悄悄对我说:“我爸又开始抱怨了,每次都这样,我不想让孩子听这些。”
小王说,他父亲总提当年上班的往事,退休都十来年了,还经常捯旧账,骂这个没良心,怪那个心眼多。有的老同事因为职称高所以退休工资比他多,这本是很正常的事,他却提起来就生气。平时生活中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他也怨天尤人,抱怨个没完。菜市场小贩、餐厅服务员、小区保洁员……这些偶尔接触、不怎么相干的人,也能惹得他大动肝火。甚至,看到电视中播放一些零食广告,他也愤愤不平:“现在的孩子都被宠上天了!我小时候有什么?连饭都吃不饱!”这些话听得小王耳朵都要起茧子了。本来,他刚换了工作,又买了房子,身心压力都很大,利用周末回家看父亲,期待父子俩好好吃顿饭,他也借机放松一下身心,可惜每次都事与愿违。
“我有时也劝自己,父亲这辈子不容易,以前真的吃过很多苦,如今他老了,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可能每次向我诉苦就是他自己最好的放松方式吧?当儿子的只能选择包容。”小王这样说着,转身又回去听老父亲嘚啵了。
生活习惯不一样,婆媳没少闹别扭
表妹小娟和丈夫大李结婚近十年,有一儿一女,本来日子过得挺和美。可是,自从表妹因为工作调动,不能接送女儿上幼儿园,无奈把老家的婆婆接来之后,她的小家里就时常弥漫着火药味了。
婆婆一辈子生活在农村,平时节俭惯了,来到儿子家之后,她继续保持老习惯,平时的剩饭剩菜都舍不得扔。这事小娟倒也能理解,令她气愤的是,有一次她发现冰箱的角落里有两瓶酸奶过期了,顺手扔到了垃圾桶里。晚上她下班回来,女儿嚷着肚子痛,小娟问她吃了什么东西。女儿说奶奶让她喝酸奶了。“哪来的酸奶?”小娟急忙问。“你扔到垃圾桶里的,奶奶说还能喝……”女儿说。
为了这件事,小娟跟大李吵了一架,大李是个孝顺的人,不愿意指责母亲,只能委婉地提醒她,以后别给孩子吃过期的东西了。又有一次,小娟发现女儿抱着一个毛绒狗在玩,她不记得买过这样的玩具。女儿告诉她:“奶奶今天接我放学时,看到不知谁家的毛绒狗被扔到了花丛里,奶奶就捡回来了……”小娟一听又气炸了:“外面随便捡来的东西也敢给孩子玩?”她抓起玩具扔到门外,女儿哭闹起来,婆婆也不高兴:“我用湿毛巾把它擦了好几遍……”
不过,婆婆也有让小娟感动的时候。有一次她生病,需要做一个小手术,考虑到当月要给女儿交半年的托育费,还要还房贷、车贷,她就跟大李商量过些日子再去医院,反正也不是急病。没想到,这话让婆婆无意中听到了,她立刻拿出3000块钱给小娟:“有病哪能拖?你们钱不够,我给凑点儿,赶快把手术给做了!”这3000块钱,都是小娟两口子平时给婆婆的零花钱,她一直攒着舍不得用,关键时刻却又舍得一分不留全给他们用。
小娟把手术做了,当然她没用婆婆的钱。我去医院探望时,她跟我说起婆婆,语气里已经不再有那么多的抱怨,反而是真心的感动。她说:现在我也算想明白了,婆婆的生活习惯不容易改变,只能慢慢引导,试着找出一家人能够和谐共处的办法。比如家里少存放零食,防止过期,这算是一种无奈的妥协,也算一种互相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