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22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侯喜瑞先生离开我们已整整40年了。
侯老作为京剧花脸大家,既没有洪钟大吕的嗓音,也没有高大伟岸的身材,却凭借苍劲沙棱、韵味深沉的念白和唱功,加上扎实的武功和优美的功架,在上世纪20年代独树一帜。当时,侯老与声若洪钟的金少山、势如雷电的郝寿臣成鼎足之势,并称花脸“三绝”。
据说,侯老11岁入当时还是“二黄梆子两下锅”的喜连成科班学艺时,跟一位艺名“一条鱼”的先生学唱梆子老生,曾唱过《杀庙》《打御街》,说明嗓子极好。但由于演出多,嗓子“倒仓”时没有得到很好的调养,嗓音失润,便改学京剧的丑角和架子花脸。当时,黄派架子花脸创始人黄润甫先生的唱念和功架深受戏迷喜爱。侯老在多次观摩黄先生的演出后,也被深深吸引,同时感觉自己的嗓音和身材条件与黄老先生非常接近,便刻意在表演上努力模仿、追求,并终于在出科后拜在黄先生门下,得到老师倾力指导。侯先生完美继承了黄派的表演艺术,很快成为京剧舞台上耀眼的架子花脸名角。
侯老在成名后60多年的艺术道路中,有这样两大特点:一是几乎没有单独挑班儿,只与各家戏班、剧团合作,像在梅兰芳、程砚秋、马连良等名家的戏班里,侯喜瑞都是炙手可热的成员,上世纪20年代他最忙的时候,一个晚上要赶三场演出;二是无论大小角色侯老均能演出与众不同的味道。他曾要求自己,在花脸行当内,必须做到“三能”,即能演主要人物,还要能演次要人物,以及能演再次要的人物。譬如,侯老扮演《连环套》的窦尔敦、《战宛城》的曹操、《清风寨》的李逵、《牛皋下书》的牛皋和《法门寺》的刘瑾等剧中的主要人物堪称一绝;而扮演《群英会》中的黄盖、《失街亭》里的马谡、《红佛传》里的虬髯公等次要角色也是有口皆碑;而像《朱痕记》中的李仁、《荒山泪》中的杨德胜等这样的小角色也能演得非常出彩,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以至于有些对侯老不太了解的朋友,误以为侯老只是一位专演配角的演员。
梅兰芳大师曾与侯老合作多年,即使侯老离开承华社后,梅先生在演《穆柯寨》时还总要约他帮忙扮演焦赞,使演出增色。
遗憾的是,侯老除了存有录音外,戏迷朋友只能通过程砚秋先生主演的戏曲影片《荒山泪》,看到侯老扮演的配角杨德胜,来一睹其当年的表演风采。侯老晚年曾倾心教学,培养京剧人才,尚长荣、袁国林、李荣威都是侯派的得意弟子,可惜如今有的年迈,有的作古,侯派后继乏人。作为戏迷,我们衷心盼望在当今“十净九裘(裘盛戎)”加一袁(袁世海)的花脸行当中,能见到侯派花脸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