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今晚报数字报-玩娱儿戏 当荟成编

日期:02-22
字号:
版面:第17版:副刊·津沽       上一篇    下一篇

●故事天津

玩娱儿戏 当荟成编

缪志明

  连庄兄打来电话,谓其《悟迟自传》出版后,又集中精力,撰写一组《童趣散忆》。原以为,庄兄之作乃属拾零性质,漫笔而为,随忆随记。不料通读一过即发现,其名虽“散”,文实不散,其体式,恍犹司马迁之《史记》,不唯自成系列,条理清晰,颇具设计感,且颇注重细节,笔法生动,饶富文学意味。

  一直以来,我都有这样一个强烈感觉:我们这一代人儿时的诸般课外游戏,实在应作作系统记录,而不可任其自生自灭。

  我们儿时值逢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时的课外文化生活,实在处于一种无人指导、自生自在且又极其丰富多彩的特殊状态。在那种物质极其贫乏、家家户户多生多育的普遍状况下,儿童的天然玩娱特性,是无论如何也难以抑制的,终会以各种野逸形式蓬勃发散出来,譬如玩打尜儿,玩砸核儿,玩撞拐,玩推环,玩胶泥,玩弹球,玩捉迷藏等。这些玩法,都是孩子们自我创造并一代一代传衍下来的。尤其那些以自然生物为捕捉对象的娱乐活动,如钓老秋,捉知了,逮蛐蛐,扑蚂蚱等,尽皆属于“清风明月毋费一文买”之游戏,虽有些技术要求,但又人人可为,在儿童中普及度极高。有些属于偏女孩儿之游戏,如跳皮筋儿,跳房子,丢沙包等,还带有挺强的体育性,非常有益儿童的身体健康发育。

  总之,种类繁多、流行于儿童中的这些野性游戏,不仅表现出极高的娱乐性和体育性,而且有些还有很强的竞争性,儿童们在参与过程中,会逐渐学会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相互包容,相互促进,除捕捉昆虫类活动外,大多是有益的、健康的、活泼的,并带有颇为明显的因地制宜之特点。

  对这类儿童游戏之文字记录,以往虽有不少,但大多属于零打碎敲,既欠系统,又欠具体生动。《童趣散忆》则明显打破了有关这一题材的现实记述状况,它第一次以系列面貌出现,第一次将相关细节描摹得具体而又细密,无疑带有开创意义,实在可补地方志之未备。

  我与庄兄乃为小学同学,其作文,大都会被老师推为全班之典范。这也就是说,他童时即擅文字。及长读大学中文系,又痴迷旧体诗词创作,驾驭文字能力由是益愈丰增。他以丰沛笔力来叙忆儿时往事,自然繁简适宜,既细腻又精粹。因此,可读性强,又形成《童趣散忆》的又一特色。

  信手写下读感,犹觉拙意未尽,再附缀《行香子》词一阕:

  童稚顽顽,游戏欢欢。

  尽拈来、集荟成编。

  制宜因地,不必花钱。

  有群猫藏,数尜打,几球弹。

  忆远思前,文瀑词泉。

  古稀人、意韵饶繁。

  一支健笔,漫叙诸般。

  宛蜓儿飞,蝶儿舞,鸟儿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