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无论电视台播放的某些电视剧,还是自媒体上的短视频乃至笑话,有种题材相当流行。套路大抵如下:
比如,某出身贫寒的农家子弟,离家在外,不断学习,拼搏奋斗,最终成为某单位的领导。他故意穿破衣、旧鞋,回到暌违多年的家乡。村里没人看得起他,像以前一样讥笑和侮辱他。不冷落他的只有一位哥们儿。最后,谜底揭开——单位派车来接他。走前,他跟那哥们儿说,以后有事儿去市里找他。村民目瞪口呆,懊悔万分。
再如,某男子去相亲,骑自行车,穿着工装,向女子坦承自己无车无房,只是一枚送快递的。女子感觉受了骗,打了他一个耳光。接着,突然有个男子开着快递运输车而来,请相亲的男子签字——相亲男子原来是快递公司的老总。女子懊悔不已。相亲男子扬长而去。
这一类或用以讽世或拿来励志的故事,结局雷同。真相大白之后,有眼不识泰山的强横者、势利者,倒了霉、惊诧、狼狈、悔恨、惶恐,付出代价。不知道现实生活中有过多少宗这般一点也不美丽的“误会”?我疑心这只是编造者的意淫,以虚拟情节快意恩仇,把世间看不起他的“小人”施以痛快淋漓的报复。
据说不少观众看了,鼓掌呼“解恨”。我却产生一个疑问:如果第一个例子里的“X总”是潦倒的打工仔,第二个例子的男子是真穷,结局又会如何?
这一类以“误会”为主轴的闹剧,根本缺陷在何处?在于宣扬错误的价值观——权力的威风和金钱的魔力;男人一旦没权,人一旦没钱,就什么也不是。这些俗滥有余的“戏”,先将现实社会中的人情世故极端化、类型化;待反转之后,显现的正是权钱“一旦亮出”的万钧之力。
它们的不可取,在于其仍认同“权钱至上”的观念。前一半,展示一些人丑恶的嘴脸;后一半,“戏不够,神来凑”,这“神”当今要么是可以翻天覆地的权,要么是能使鬼推磨的钱——仍让权和钱去打不要脸的人的脸。可见,这种类型化套路是浅薄庸俗的,应引起创作者们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