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才傍身自是上等。大才德大学问,达可兼济天下,穷可独善其身,是要人群望而退避三舍的。“郎才女貌”,都是把人往人尖里夸。
以技傍身也是佳选。堂堂正正一技之长,走到哪里都吃得开,理直气壮。都说:示子千金,不如教子一技。这一技是出路也是退路,靠它可以挣一片天地,不靠它搁在那里也是一条退路。
当然,以财傍身也不赖,虽是身外之物随时可能失去。老话说,家中有粮,心里不慌。所有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有财傍身,已经比别人少了一大堆问题。
以上三种,哪一样傍身都属难得。
平日里,写稿发稿早已键盘操作,不需用笔。可是自己常用的包里,总放着笔。在外读书,需要用笔标记,包里随手一摸便打捞出来,完全不必翻找。更多的时候,它们是静静躺在包里的,即便这样,也十分安慰,觉得与笔亲近着,也与文字亲近着。家中桌上、枕边、书里,更是随处见笔。
纸、笔、字,从前的读与写是离不开的。书籍,滋养人的心灵,铺设文明进步的阶梯,纸、笔、字也是功不可没。喜欢读写的人,对笔总是分外亲切。
常常笑说,自己是以笔傍身的人。握笔在手,平凡之至,朴素之至,却有种不输高贵的自得。
好些年前学车,科目三上大路,地偏路僻。那时还是纸上签到,粗线条的教练只带表不带笔。于是,扯嗓找笔。远近无人无店,买不着借不到,只得询问哪位学员带了笔。每次,找到我这里他便有了答案。后来迟来的人,找他签到,他便指了我:去找“文书”拿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