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荆请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故事。
蔺相如有着过人的胆识与计谋。当初,赵得和氏璧,秦欲以城换璧。蔺相如奉璧入秦,见秦王无意偿城,乃怒发冲冠,欲持璧撞柱。完璧归赵之后,渑池之会上,秦王让赵王鼓瑟以辱赵,蔺相如请秦王击缶,秦王不许。蔺相如说:“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秦王终于击缶。赵国因此挽回颜面。
渑池之会后,蔺相如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觉得蔺相如靠嘴皮子功夫加官晋爵,很是不服,扬言碰到蔺氏之后,要狠狠羞辱他一番。但是,蔺相如一直躲避着廉颇,其下人不解。蔺相如说:“我不是怕廉颇,虎狼一般的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颇吗?我之所以不跟他一般见识,是因为我明白,强秦之所以不敢动赵国,是因为赵国有我与廉颇二人。我不与其斗,是‘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乃负荆请罪,二人为刎颈交。
从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可以看出,蔺相如不但智勇双全,而且将个人性命与国家荣誉紧紧绑缚在一起。而从“退而让颇”中,可见其格局之大,胸怀之宽。难怪大文豪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负荆请罪的廉颇,也值得我们学习。他知错能改,且态度诚恳。这就是看到别人的高大,真正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了。
由此反观自己:在工作生活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虚心接受别人的中肯建议;如此,才可能有进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