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检察官不辞辛苦地为我们联系异地帮教机关,给我们改过自新的机会。今后我们一定更加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好好回报社会。”近日,8名附条件不起诉考察期满的学生接过《不起诉决定书》,真诚地向检察官道谢。检察官对8名涉案未成年人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后,又帮助他们改善家庭关系,持续关注帮教。如今,这些曾经迷途的孩子已经顺利步入大学。
附条件不起诉 传递司法温度
两年多前,正在读高中的小美(化名)和小希(化名)因琐事发生矛盾,双方分别邀约多名学生在校外斗殴,造成其中两名学生多处受伤。参与斗殴的8名学生因涉嫌聚众斗殴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北辰区检察院的未检检察官审查发现,该案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符合起诉条件。
为了更好地教育、挽救这些涉案学生,检察官对他们的成长经历、家庭情况、在校表现、犯罪原因等分别开展了补充社会调查。经过综合审查检察官认为,8名涉案学生均已构成聚众斗殴罪,但鉴于犯罪时系未成年人,在校表现良好,系初犯、偶犯,且具有自首、认罪认罚、赔偿谅解等从轻、减轻处罚情节,认罪悔罪表现好,具备帮教条件。经公开听证后,北辰区检察院依法对8人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并分别设置了6个月至10个月不等的考察期。
北辰区检察院未检(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室召开附条件不起诉集中宣告训诫会。检察官深刻剖析涉案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后果及社会危害性,并从吸取教训、审慎交友、价值观念、成长期望等方面对这些学生进行训诫教育,引导他们牢固树立法纪意识,纠正偏航的人生。8名涉案未成年人一致表示,将珍惜此次机会,积极完成考察帮教内容,努力学习、遵纪守法,将来做对社会有用的人。集中宣告训诫既彰显了法律的权威,对涉案未成年人起到了警示和震慑作用,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刑事司法的温度,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家庭教育指导 改善亲子关系
“有的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对孩子疏于管教;有的父母不能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亲子关系紧张;有的父母过分宠溺孩子,有求必应,致使其滋生不良习惯……”检察官在开展补充社会调查时发现,这8名学生之所以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家庭监护缺位、家庭教育不力是重要原因。
北辰区检察院未检工作室根据各个家庭在监护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邀请家庭教育指导师多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帮助他们改善亲子关系,并向8名涉案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依次送达《督促监护令》,责令其切实履行对未成年人监管教育主体责任。家长们承诺,以后将认真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改变不当教育方式,用正确的方式帮助孩子、教育孩子,筑牢预防孩子违法犯罪的家庭防线。
异地协作帮教 助力重回社会
审查起诉期间,涉案未成年人均已考入外地大学。为落实跟踪帮教工作,未检工作室分别与各地检察机关沟通协作,制发《异地协作委托函》,与当地检察机关、社工组织组成帮教小组,多次以远程视频、通话方式对接沟通,有针对性地对这些学生开展帮教工作。
考察期间,经过北辰区检察院与当地检察机关、社工组织共同努力,矫治干预与正向培养双管齐下,8名涉案学生积极向上、认真学习,主动参加公益劳动和志愿服务,多次获得奖励。
“推一把是少年犯,拉一把这些孩子就能重回正途。”北辰区检察院未检工作室负责人介绍,如今这些曾经的涉案少年正和同龄人一样,享受着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没有辜负检察官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