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多人会议、协同编辑文档、在线汇报审批……如今,“云办公”模式加速普及,成为传统办公模式的重要补充。
专家表示,“云办公”具有众多优势,最直观的是减少员工受通勤距离、天气、路况、疫情等外部环境影响,降低通勤成本,具有灵活性,能提高工作效率,且对孕期、哺乳期女性较为友好。对企业来说,“云办公”可以相应减少场地面积,降低场地租金,工作过程和工作成果透明、留痕,方便追溯管理。
记者在多个招聘平台上看到,目前,“云办公”职位大多是互联网技术性岗位或兼职,没有区域限制,求职者可以应聘全国甚至海外的岗位。
“在家办公没有合适的桌椅,一天下来腰酸背痛,而且居家办公,领导会更重视每天的产出,工作压力其实更大。”乔雅歌告诉记者,“云办公”也让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灵活办公”有时变成了“随时在线加班”。
“云办公”的另一个槽点在于企业管理的边界。前不久,一家企业要求员工全员居家办公时安装电脑监控软件,每5分钟自动截屏抓拍,每天截屏不够89次就算旷工。该企业的员工表示,“几次抓拍不到就要扣除全部绩效,以至于大家都不敢去上厕所。”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周广肃表示,企业担心员工居家办公“摸鱼”,员工吐槽活在监控之下,“云办公”对企业的管理边界、管理制度提出了新考验。此外,“云办公”应用服务本身也存在改进空间。各大线上会议平台都曾出现网络卡顿、通道爆满等情况,共享数据也存在“云端”数据泄露等安全风险。
周广肃表示,特别是要关注“云办公”模式下劳动者权益受损的情况。建议劳动者要提高维权意识,在“云办公”时,注意保留足够的工作证据,一旦出现工伤意外、劳动争议等情况,可以通过这些证据证明自己处于办公状态,便于后期依法维权。
周子元(摘自《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