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取出土!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北省文物局)公布,经过考古队数月奋战,备受瞩目的“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已被顺利提取、离土出舱,进入修复和研究环节。
专家介绍,距今约100万年的“郧县人”,正好处于直立人200万年演化历程的关键中间节点上,它的发现填补了东亚直立人在元谋人、蓝田人和北京猿人之间的长时段演化空白,具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不仅如此,相较于30多年前发掘出土、已严重挤压变形的“郧县人”1、2号头骨,3号头骨保存得更加完好,直立人形态特点更加明确,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将为相关研究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是研究人类在东亚出现和发展的重要证据,也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
从“手铲释天书”到“慧眼览古幽”,科技对考古发掘保护的助力越来越明显。最典型的是考古方舱的运用。借用考古学者袁靖的话来说,实验室考古是把遗迹搬到实验室开展工作,而考古方舱是移动设备,把实验室搬到工地,随时发掘、随时检测的同时,保证遗迹和遗物不被破坏。相比30多年前,学堂梁子遗址考古发掘建立了国内体量最大、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考古方舱,为本次3号头骨化石考古发掘保护提供了科技保障。
杨悦(摘自《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