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学生们重返学校上课了。经过长时间的居家线上学习和一个多月的寒假,不少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迟迟找不到在教室上课的感觉,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专注,家长们干着急却不知如何帮助孩子。
讲述:孩子上课爱走神,让我操碎了心
好不容易盼到开学,张女士以为自己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可没想到开学第二天就收到了班主任发来的微信,告诉她儿子小达上课经常走神,甚至还在数学课上睡着了。这让张女士下定决心要好好训练一下小达的专注力。
张女士说,小达上二年级,平时活泼好动,从一年级开始,他的听课专注度就不好,老师说他“人坐在教室,思路却没跟上老师”。老师叫他读课文,他都不知道在哪一页,或者大家都低头算题,他的眼睛却看着窗外。平时在家让他做点练习题,他一会儿摸摸这儿,一会儿看看那儿,甚至咬着铅笔发呆,磨蹭一个多小时也写不完。加上之前长时间的线上学习和居家生活,这让孩子的状态越发放松,缺乏专注听讲的意识。我为孩子“走神儿”的问题操碎了心,甚至想给他报一个提高班训练一下。
建议:耐心陪伴,家长跟孩子一起度过适应期
和平区岳阳道小学教务处主任回丽梅老师说,孩子上课是否跟得上老师的节奏,做练习题时是否坐得住,这些都是学习习惯的表现,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收获,所以家长看到孩子“爱走神”“坐不住”,心里一定很着急。这时如果家长单方面说教,孩子一定是抵触的。特别是经历了前一段的线上学习后,新学期中小学生都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适应期,特别是入学时间短的低年级学生,更需要家长与学校老师共同配合,杜绝说教、耐心陪伴,跟孩子一起度过适应期。
回丽梅老师说,新学期开学初,老师普遍会放慢讲课速度,帮助学生找回学习的状态,这是一段适应期。适应期内,建议家长在放学后跟孩子聊一聊当天所学,提醒孩子花点时间看看课本,坚持复习和适当的预习,孩子一定能很快找到学习的状态。另外,家长的态度往往影响着孩子的态度,如果家长对待学习是认真又专注的态度,那么也会将这种专注传递给孩子。多数情况下,孩子专注力的培养在家庭和学校的配合中就能完成,家长不要一看到孩子缺乏专注力,就迫不及待地送孩子去上训练班,重要的是要“修炼内功”,不放松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比如鼓励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专注地做好一件事,每天的学习、锻炼、娱乐都有相应的时间计划,家长和孩子一起“按计划行事”,并相约坚持下去,就一定能让孩子养成专注认真的好习惯。
文 贾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