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运河水西庄对面有一座园林称佟家楼。这座园林兴建于清康熙年间,园主佟鋐家世显贵,曾祖是佟养真,叔曾祖佟盛年的女儿是佟佳氏,为顺治帝福临孝康章皇后、康熙皇帝的生母。乾隆《天津县志》有目“艳雪楼”,称“诗人佟鋐妾赵氏,字艳雪,工诗。筑楼贮之,因名。俗称‘佟家楼’,在浣花村旁(知州杜甲之园林)”。
翻阅资料,发现佟家楼因为门临流水,故而榜曰“沧浪考槃”。由于园主人佟鋐,字蔗村,号空谷山人,佟家楼也称空谷园。园内有艳雪楼、残梦楼、空谷山房、冷香亭等景观。
艳雪楼,是因佟鋐的爱妾赵艳雪而得名。赵艳雪是一位才女,其工诗擅艺。康熙六十年(1721),水西庄主查为仁的妻子金至元病逝,她作诗《悼金夫人》:“逝水韶华去莫留,漫伤林下失风流。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这首诗,被当时许多诗人所赏识,袁枚《随园诗话》,称赞此诗“甚佳”;查为仁《莲坡诗话》称赞“用意新异”。赵艳雪的诗流传稀少,津门书商甘眠羊年轻时见过她的诗稿,称“女士工诗文,余未冠时,曾见其诗稿若干首”。民国时,甘眠羊编《新天津指南·艳雪楼》,准备将她的诗文辑录,“而追忆不得支字。遂向津门诸乡老搜索之,亦不可得”,无奈只得简单叙述。赵艳雪还喜欢绘画,擅长女红,绣制的荷包、钞囊,在查曦、张坦等人诗中皆有叙述。
残梦楼,是为佟鋐胞弟佟锳的夫人赵恭人所筑。佟锳为平乐太守,26岁早亡。赵恭人寡居残梦楼,遂号残梦主人。赵恭人生平作诗甚富,不轻易示人,曾著《残梦楼草》。有《祀灶》云:“再拜东厨司命神,聊将清水饯行樽。年年破屋多尘土,须恕夫亡子幼人。”表达了凄苦的心境,但她抚养的幼子佟浚获得功名。
空谷山房应为佟鋐所居。佟鋐于雍正元年逝世,好友查为仁作《哭佟蔗村》中“空谷山房好,幽栖二十年”,据此推测佟家楼兴建于康熙四十年左右。
冷香亭,是园中凉亭。佟鋐的好友金芥舟有《过佟蔗村旧园》云:“旧日楼台一半空,轱辘宛转井泉涌。冷香尚浸当年月,艳雪轻飞别苑风。”诗注:“园有冷香亭,主人有妾名艳雪,今池台半为蔬圃。”
佟鋐年轻时,随任新会县令的胞兄佟镕到岭南,于广州城外筑粟园,就遍植花卉。他在佟家楼依然喜欢养花,故园内的花很有名,后世有“花厂”之誉。这里有海棠花、芍药花、丁香花等,而且分不同季节种植。佟鋐去世后,好友查曦又到佟家楼,作《空谷老人园中秋日白丁香》:“老人园里花簇簇,岁岁花开香满屋。屋里高卷尽长闭,如处深山寄空谷。夏有卉兮秋有芳,秋来诗见丁香番。数攒婀娜临风秀,百结玲珑碎玉长。老人示客欢颜动,折来珠露枝枝重。东皇西皋孰为扫,浪蝶游蜂曾未梦。予穷物理吟凉风,老人高蹈蔗村中。若非考友征家瑞,定是文章夺天工。津城西去蔗村路,柳映柴门隔烟渡。门前一带篱笆护,长使相思满烟树。”从这首诗可以感悟到,空谷园的柴门临河,院墙扎着篱笆围栏,园内繁花似锦,香气袭人。屋中挂满字画、摆放着书籍。佟鋐看到朋友到,欢颜而动,一面问候朋友家庭安好,一面讨论着诗文。
随着佟蔗村故去,当地逐渐形成村落,名佟家楼村。由于毗邻运河,该村频遭水患。民国初年,直隶警察厅长杨以德曾筹款修堤。在佟家楼村,王姓为大户,《大公报》主笔王芸生即生于该村,又为佟家楼续写文雅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