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年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目标任务、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指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性作用,必须“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培育新型农民就要构建学习型农村、造就“学习型”农民。
“学习型”农民不同于传统型农民,而是具有主动学习的优良品质、终身学习的精神意识和独立学习的个人能力,能够自觉地根据农业生产需要和生活实际要求不断学习与更新知识和技能,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自主地调整生产,有效回避或降低生产风险,独立自主地组织生产和参与市场活动的现代化知识型农民。
农民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农业现代化必须以农民自身发展为基础和归宿。培养“学习型”农民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多方合力,不断完善和创新相关政策,力促各项举措落实。
对于各级政府而言,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对农村通讯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投资兴建面向农民的书刊、报纸阅览室,给农民创造和提供自主学习的条件;同时,着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保证农民能在正规的教育培训机构中接受教育,使正规的教育培训机构成为农民学习知识和技能的主阵地。
在农村基层组织,特别是村委会和村党支部,要紧密结合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农民素质提高来积极创建学习型村组,搭建学习平台,发挥村里组织集中学、协会组织专业学、外出考察参观学、请进专家高标准学、家庭个人自发学等多种学习方式,在学习中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掌握致富本领,丰富文化生活。倡导以村、村民组为单位,把书本和技术送到田间地头,组织农民读书、学技能、寻找致富门路。想方设法鼓励农业精英、成功的农民企业家在农民中开讲座、做报告,推广先进的致富经验,使更多的农民能够共享成功经验,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
对于农民个人而言,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努力拓展学习视野,充分利用“农家书屋”、远程教育等文化阵地,及时准确全面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致富门路等。同时,不断创新学习方式、广开学习路径,做到灵活机动、因时因地制宜,比如参加农业技术培训、参观走访、函授学习、拜师求教、亲身体验等,切实把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农村农业的实践有机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兴业致富的本领。
(作者为伊犁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外国语大学基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