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年轻时经常早晨去街上摆摊,卖自家产的新鲜时令农副产品及家禽。我家离街上较远,旧时没有公路,全靠挑着担子步行。即便母亲凌晨4点多就从家里出发,到达时早市也已开始。好摊位早已被其他卖主占了。母亲只能去偏远的角落,那里人少,摊位上的东西难以卖掉,俗称 “烂摊子”。
母亲在烂摊子上费尽口舌地推销,同时降价贱卖,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卖出一些。母亲也想朝好摊位上挪,哪怕是沾一些边儿。但绝大多数摊主,都不同意她挪过来,怕她抢生意。有时,母亲就在好摊位旁边等。等摊主们卖完了,摊位空闲了,再替补上去。但人流量最大的时刻已经过去,只能勉强抓个尾市。
“占不到好摊位,烂摊子也要去摆啊!”这是母亲常跟我说的一句话。在她看来,摆,总比不摆要好,至少还能卖掉一些,有点收入。
有些人的摊子,比母亲的还要烂。十年前,我采访过一个患有脆骨症的少年,他频繁骨折,身高比同龄的孩子矮了一大截。更糟的是,他的父母还离了婚,他只能跟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但他没去当地的特教学校,而是选择了普通学校。从8岁起,他就坐在一辆只有小孩才会骑着玩的“扭扭车”上,每天坐着它开心地上学、放学。
几年后,他的父亲患上了尿毒症,家里的摊子更烂了。但他依然坚强,刻苦学习,并给自己找了个摄影的兴趣爱好。后来他参加了高考,上了一本院校。他对我说,自己要在大学里一如既往地好好学习,毕业后开家摄影店。这个男孩的人生摊子在常人眼里够烂吧?但他依然坚持去摆,结果摆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好结果。
大多数人的人生烂摊子,可能介于母亲和脆骨症男孩之间:事业不顺心、儿女不称心、健康不如意、理想难实现、意外突出现等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人有几道难过的坎。
烂,并不意味好不起来,一切皆有改变的可能。只要勇敢地把烂摊子摆出去,摆着摆着,可能就没那么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