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今晚报数字报-压锅鱼与压桌菜

日期:02-15
字号:
版面:第19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压锅鱼与压桌菜

由国庆

  过大年,天津人讲究吃鱼,不仅除夕饭必备鱼菜,在正月二十五“填仓”这天“打粮囤”“打钱囤”的同时,还要吃干饭(米饭)、喝鱼汤,这一切皆寓意新春富富有余、财源广进。鲫鱼汤是普通家庭比较一般的饭食,条件稍好的富足人家额外讲究吃一顿清蒸咸鲙鱼,也叫“压锅鲙鱼”。

  先说鱼,鲙鱼在“卫嘴子”餐桌上是好饭食,素有“一平(平鱼或鲆鱼)二鲙(鱼)三鳎目(鱼)”之说。鲙鱼也有快鱼、巨罗鱼等别名,因在藤萝花开季节最肥美,所以又叫藤萝鱼,乃天津渤海特产之一,古来就有“南鲥(鱼)北鲙”的美誉,且早在清代《畿辅通志》及本地方志中也有记载。旧时,品质最佳的鲙鱼当然需呈进皇城或流入非富即贵的人家,稍次些的销往鱼市,尽管如此,照样属俏货。过去能有“冰桶”四季保鲜吃食的家庭毕竟少之又少,所以民间有“一卤盐”的存储料理方法。所谓一卤盐鱼就是假如秋冬买到鱼后,用半粗不细的“二盐”稍微腌制一下,基本可待到过年时吃。

  津人吃鲙鱼偏好清蒸,鱼处理干净,要加脂油丁、木耳、冬菇、冬笋、鲜豌豆等辅料蒸,滋味极鲜美。清代诗人蒋诗在《沽河杂咏》中写下赞誉,也写下“烦恼”,曰:“春网家家荐巨罗,鲥鱼风味可同科。樽前也有渊材叹,纵说藤香恨刺多。”鲙鱼刺多并未影响人们对它的珍视,似乎反倒应了津人的食俗口语——刺多肉香,以至成为新春席面上的“压锅”美味。

  所谓“压锅”非指现代炊具压力锅,也不是时下北方地区烹饪用压力锅做的压锅菜,天津民俗中是指重要宴席上的压轴好菜,比如压锅鲙鱼。其实,天津人除夕年夜饭中也必有一盘压锅鱼,不论鲤鱼、平鱼、鳎目鱼、黄花鱼,或红烧,或浇汁,或清蒸,其寓意一定美好无比。

  津地日常食俗中的压锅菜也是宴席最后端上来的“压桌菜”,是定调这一席档次的大菜、主菜。老天津的压桌菜可不是上海老百姓冰箱里常备的那稍好的压桌菜(吃饭时取出一点,与现炒的小青菜搭配),更不是传统相声《报菜名》里说的刚开席时的“压桌碟”,那是四干果、四鲜果、四蜜饯、四点心、四冷荤等小菜,仅算得上是“开口甜”序曲罢了。当然,我们从中也不难管窥昔日用餐、上席面、摆席面的礼仪与规矩。

  昔日天津宴席讲究开胃小吃、凉菜、酒菜(头菜)、饭菜、汤粥、茶水等有秩序、有节奏循序渐进端上,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该吃主食(米饭、银丝卷)了,这时配上饭菜,即压桌菜,也有“定盘星”的意思。常见的、必上的压桌菜往往有红烧鱼(清蒸鱼)、扒肘子、扣肉、四喜丸子等,特别是丸子菜又有“丸子盖盖儿——压压酒”一说。这些“硬菜”也表明主家的态度,意思是让客人吃好、吃足、吃舒服。压桌菜档次不能太低,要够“硬”,主人生怕落下“不管饱吃”之嫌。

  压桌菜虽是一种物化的“俗”,但之于儿女,堪称家庭、父母最温暖一面的展现;之于新春宴席,更可谓主人热情最真挚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