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今晚报数字报-人物丰满情节跌宕 诠释家国情怀

日期:02-14
字号:
版面:第13版:文化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今日点映 专家盛赞影片

人物丰满情节跌宕 诠释家国情怀

  本报讯(记者丁晓晨)由天津市委宣传部联合摄制,天津橙子映像传媒出品、制作,天津猫眼微影文化传媒、天津北方电影集团等联合出品发行的电影《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上图剧照)今日开启点映,2月17日正式上映。

  不同于以往运动题材电影单一聚焦在运动员的“拼搏”精神上,《中国乒乓》中的几段感情描写细腻传神,引起关注,不但获得观众的认可,也得到专家的盛赞。

  倪祖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春节前参加了《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的试映会,观后从心底发出赞叹:真是一部震撼和成功的作品,这也许是中国电影界不可多得的高品质、高燃情的上乘之作。

  每一个人物的出场,都是带着性格进入的。由于人物刻画得真实可信,观众始终跟着他们起伏跌宕,有哭有笑。所有的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即“拼搏、不服输,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勤奋的”,为观众诠释了健儿们为国争光的家国情怀。

  周志强(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天津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天津市电影家协会副主席):

  看懂一个国家,需要知道这个国家的历史,理解国家的英雄;但是,感受一个国家,需要听听“小人物”为理想倒下的哭喊、以国家的荣誉激活的血流澎湃,需要看见他们眼里的苦涩和忍住泪水笑对对手的勇敢!因此,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中国乒乓球运动的英雄交响曲,更是教练、陪练和助手,是无数鼓掌的球迷、服务运动员的工作人员的命运之歌。也许此前的体育电影会让观众被那些为国家荣誉而战的英雄们感动,而这部影片却可能同时让你为了自己的坚强而落泪。

  杨爱君(天津师范大学音乐和影视学院副院长、天津市电影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选取了重大历史过程作为电影题材,用真实构建还原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还原了当时的人物、场景、事件,力图再现历史原貌,书写历史情怀,是近年来电影叙事中较为成熟的风格手法。影片又以小写大,以点滴的“小”汇聚出历史的“大”,支撑起“绝地反击”这一历史进程背后的个人抉择与集体精神。

  影片也同时考虑到了国际视角和中国文化的共融,对瓦尔德内尔的特别展现,他流利的中文和对于中国文化的认同,为乒乓球赋予一种时代精神价值,值得观众品味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