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父亲给我出过一则谜语,“两姐妹,一般长;同打扮,各梳妆;满脸红光,年年报吉祥”,谜底是“春联”。
如果用一种色彩界定春节的话,非红莫属,春联、灯笼、中国结等都是纯正的中国红。尤其春联,那红纸黑字或红纸金字,是春节特有的符号,寄托了人们对新年的憧憬和向往的心声。
记得小时候,父亲的毛笔字写得很好,临近年关,乡亲们会夹着红纸儿,找父亲帮忙写春联,父亲总是笑吟吟的,来者不拒。父亲忙着裁纸,我也忙着为父亲磨墨。父亲有一个厚厚的塑料皮日记本,里面记了好多好多春联儿,都是吉利话儿。
父亲挥笔弄墨,一行行刚劲有力的大字儿就乖乖地落在一张张红纸上,散发着墨香,我则帮忙拿到院子里晾干。有时候,父亲还会自编词儿,也很有意思的,贴粮囤写的是“五谷丰登”;贴猪圈写的是“六畜兴旺”;贴书桌写的是“好好学习”……什么堂门的、房门的、楹柱的、鸡圈的……按村民先来后到的顺序,父亲把写好的春联卷好,用铅笔写上户主的名字,等着他们上门来取。
村里人贴春联也曾闹过笑话,记得有两口子不识字,居然把父亲写的“肥猪满圈”贴在屋内墙上,被认字的年轻人看到,一时成为笑谈。
如今,到处都是统一模板印刷春联,花几个钱就能买到,非常省事,所以很少有人写春联了。但我总觉得,这些印刷春联反反复复就那么几套词儿,有些单调乏味。
我的书法水平不高,但每年都坚持自己书写春联。有人说,贴春联是春节的一个文化符号;有人说,贴春联图的就是喜庆和吉祥。说的都对。春联在哪里,春节就在哪里,它映红了春节,升华了春节。
除夕的上午,把自己书写的春联在大门上这么一贴,我感觉就贴出了亮堂红火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