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今晚报数字报-刘姥姥与《红楼梦》的结构

日期:02-10
字号:
版面:第19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灯下谭红

刘姥姥与《红楼梦》的结构

赵建忠

  《红楼梦》主要写的是大观园中贵族青年男女的生活图景,尽管如此,大百科全书及文学史、小说史并没将其定位为“贵族小说”。但因为曹雪芹在书中写了个来自民间的刘姥姥,有的研究者竟将他的作品定位为“民间小说”,令人联想到当年胡适著《白话文学史》,不管是否“白话文学”,只要在作品中找到些白话迹象,就作为《白话文学史》的例证,这种削足适履的治学方法并不足取。诚然,《红楼梦》在传播的过程中出现有弹词等说唱文学的艺术形式,带来了点民间气息,但却不能因此就将其视为“民间小说”,那样界定作品未免以偏概全。

  说起刘姥姥,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最喜欢这个人物,理由是曹雪芹塑造的这个人物鲜活可爱。

  《红楼梦》从开篇到第五回主要是“预叙”,是对以后故事情节的铺垫,小说真正的展开当在第六回。这回即“刘姥姥一进荣国府”,见到王熙凤后就叩拜,颇具韩信甘受胯下之辱的心胸。她的老练,远在王熙凤之上。王熙凤的聪明是锋芒外露,刘姥姥看似愚蠢,实则是大智若愚。刘姥姥初进荣府,本想投奔王夫人,但并未如愿,王熙凤用二十两银子将她打发走了。为答谢王熙凤,她从自家地里摘了新鲜的瓜菜送去。

  第三十九回“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当周瑞家的给王熙凤回话时,恰巧贾母在场,主动提出要见刘姥姥。见面后刘姥姥讲了很多乡下的奇闻轶事,因贾母喜欢听,就留她多住几日,这说明刘姥姥擅长根据聊天对象选择话题,能针对不同人群切换语言频道。她并不遮掩自己的粗俗,甚至不惜采用自轻自贱的方式。王熙凤为博得贾母的开心,吃饭时有意给刘姥姥拿了双象牙镶金筷子,还故意摆了一盘鸽子蛋,刘姥姥半日夹不起一个蛋,引发众人大笑。以刘姥姥的人生阅历,其实很清楚王熙凤在戏弄她,但她故意装成憨傻的老妇,在众人前闹笑话。这个情节令人辛酸,但她默默承受了一切,因为生活本身就是沉重的。

  刘姥姥最大的性格闪光点,在于她的知恩图报。贾府没落时,王熙凤将女儿巧姐托付,她也不负所托,散尽家财救下巧姐,是其人性的升华。当然这已是《红楼梦》八十回后,曹雪芹原稿中的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的情节,读者已无法看到。续书也没太违背曹雪芹预设的“伏线”,但程高本后四十回中的巧姐被王仁、贾环、贾芸等所卖情节,需要辨析。第五回《留余庆》曲中提及“狠舅奸兄”,其中的“狠舅”好确认,就是王熙凤的娘家哥哥王仁,其名谐音“忘仁”,寓意忘恩负义。然贾环既非“舅”亦非“兄”,而是巧姐的叔叔。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贾芸并非曹雪芹原稿中说的“奸兄”,因据脂批,他在贾府败落后曾“仗义探庵”,可见是个有情有义之人。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在《红楼梦》全书的结构方面起到了穿针引线作用。她的每次出场,都能带出不同人物,从而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进展。从她第六回来贾府打秋风,到第百十三回王熙凤托孤,这个乡间老妪见证了贾府从辉煌走向没落的全过程。刘姥姥的存在,是《红楼梦》中人性“真善美”的体现。她的智慧和生存策略,非有一番阅历才可真正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