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夏天,我旅游来到了孔庙,站在“鲁壁藏书”之处,心潮起伏,浮想联翩,思绪一下子就飞到了那血雨腥风的“秦焚”年代。
秦始皇“焚书令”颁布后,全国的藏书家迫于无奈,纷纷上缴或烧毁各自藏书,不然本人戍边、家人遭殃。孔子的八代孙孔鲋(约前264—前208)和孔腾(生卒年不详)兄弟俩,为了赓续儒家文化、保护心爱的藏书,他们舍生冒死,在自己的宅院筑起了一道夹皮墙,将许多用古文字(即先秦文字)写的经书,藏在里面。据《资治通鉴》记载,当时魏国人陈馀对孔鲋说:“秦廷将要烧毁先王的书籍,你拥有藏书,很危险。”孔鲋答:“现在看来,我钻研的学问没什么用处。秦君和我主张不同,我缄默就好了,哪有什么危险?我把书籍收藏好,等待起用我的人。我的时机一旦到来,我和我的藏书也就安全了。”把书藏好,孔鲋就去投奔陈胜的起义军,后来战死了。
孔鲋的胞弟孔腾,没有逃离家乡,而是守在家中,静观其变。后来,汉高祖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他经过孔子家乡时,以最高规格的礼仪太牢祭祀了孔子,并封孔腾为奉祀君。汉惠帝时,孔腾成为政府备顾问的博士官,后来又做了长沙太守。
又过了几十年,汉景帝的儿子刘余被封为鲁恭王,他的府邸紧挨着孔家宅院。他要扩大自己的地盘,就把孔家住宅的一段围墙推倒了。这段围墙恰好是当年孔氏兄弟藏书的夹皮墙,于是从里面流出许多古书。据《汉书·艺文志》记载:“鲁共(同“恭”)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汉景帝末年,他儿子鲁恭王推倒孔宅院墙,出现了一些用古文字写的儒家经书,这就是具有传奇色彩的“鲁壁藏书”。后来这些古书,全部由孔腾后裔、著名学者孔安国收藏。
孔氏兄弟以一介书生,遭遇秦始皇焚书灭学,不畏生死,壁藏心爱书籍,为先秦典籍与儒家经书在社会上传播,留存下了宝贵的“书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