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血糖与大脑
血糖对大脑化学反应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而我们的饮食可大幅左右大脑,包括记忆力、情绪和专注力。我们吃下的食物可能稳定、持续地产生血糖,也可能造成血糖急速升高又快速下降,从而使我们感到昏沉、无精打采、焦虑和抑郁。
许多人经历的血糖波动不仅造成肥胖,也从根本上扰乱了大脑的化学反应。更糟的是,由于痴呆和高血糖之间的关联,我们的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也提高了未来罹患痴呆的风险。
多数人都明白,吃太多或吃错食物都会造成体重增加,众多相关健康问题也会接踵而来,例如,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等。然而最近才证实这些相同的习惯也会导致抑郁、严重脑雾,甚至恶化成痴呆或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人员尚未完全了解两者之间的实际运作的确切机制,但近期一项开创性的研究指出,“致炎饮食模式”(也就是造成身体某些部位发炎的食物)和抑郁症有关联,而且产生的伤害不止于此。研究也显示,抑郁症可能引发大脑一连串有害的改变,最终可能导致痴呆。
重点是,吃抗炎食物真的可以改善情绪问题并使大脑敏锐,而吃致炎食物则可能与之背道而驰。在饮食中增加抗炎食物,也可能有助于预防一种名为脑漏的病症,也就是指促炎分子得以跨越血脑屏障,造成各种问题。短期内,抗炎食物可以抵消体重超重时可能会影响大脑健康的部分炎症反应。
饮食不仅影响外表,还有大脑运作,这点非常重要。血糖上升可能导致2型糖尿病,同时也和学者过去十年来称为“3型糖尿病”的阿尔茨海默病有关。
这当中的关系是这样的:我们都需要胰岛素才能正常运作,因为胰岛素负责传送可供细胞作为能量的血糖,或称葡萄糖。但葡萄糖过量时,胰岛素也会过量,人体最终会将过剩的葡萄糖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
许多以高血糖指数碳水化合物为主食的人便有这种问题。血糖指数指衡量食物中碳水化合物提高体内血糖水平的近似指标。高血糖指数食物会大幅提高你的血糖水平;低血糖指数食物不会。豆类、小型种子和草莓都是低血糖指数食物。中血糖指数食物如印度香米和香蕉等。高血糖指数食物在我们饮食中非常普遍,白面包、白米、意大利面、饼干、糖果、蛋糕,甚至是大多数全麦面包,都是高血糖指数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