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初中那年,我突然对做饭来了兴趣。首先,父亲因为能做几个拿手菜而在亲朋中很受追捧,尤其是在过年的家宴上更是叫好声一片,这给了我学习的动力。其次,那时家里有了黑白电视机,其中有个“为您服务”栏目有厨师教大家做美食,这让我有了一定的学习条件。于是,初一那年的寒假,我跟父母提出要学做饭,希望让家里的年夜饭换换花样儿。
那时我父母工作很忙,见我主动提出学做饭,非常支持。他们马上给我“拨款”20元,让我自己去采购食材,实验一下——如果效果好,就列入过年的食谱。
拿到“启动资金”后,我先到新华书店买了一本《大众菜谱》,从中选了几个食材好买,操作简单的菜品,准备练练手。记得我首先选的菜是“炸铁锤”,其实就是炸鸡腿。我先到菜市场(那会儿还没有超市),买了4个小鸡腿和面包屑。回家洗净以后,我用酱油、料酒和食盐泡上一个多小时,然后上锅蒸熟了备用。最后一道工序是炸,在蒸过的鸡腿上抹上蛋清后,粘上面包屑,然后放入油锅炸成金黄色。由于我是第一次操作,直到粘面包屑的前面几道工序基本还算及格,但后面最关键的炸鸡腿,却不尽如人意。由于油温掌握欠佳,入锅后,面包屑和鸡腿就“分道扬镳”,各奔东西——好在此时,父亲及时过来救场,使这道“炸铁锤”基本得以完成,并确定列入年夜饭的食谱。
我得到鼓励,准备学做鱿鱼卷,这可是一道考验刀工的菜。此前,我在电视里看过厨师操作,鱿鱼先斜着切,再直着切,但都不能切断,最后切成两厘米的小段,放到锅里一焯,就成了漂亮的鱿鱼卷儿。切鱿鱼虽有难度,但如果做好了,那可是“水平”的体现啊!我当然愿意挑战。那时的鱿鱼没有鲜的,都是水发的,需要专门到长春道那样的大副食商店去买。大年二十九,我排队买来鱿鱼,在水里泡了一天,除夕一早就开始切鱿鱼。您别看这鱿鱼在厨师手里切来比切黄瓜都容易,可到了我手里可就难了,首先是下刀的深浅不好掌握,浅了肯定打不成卷,深了就切断了。我鼓捣了一个小时,总算把两条鱿鱼切成了小段,然后迫不及待地用水焯,我两眼盯着锅里翻滚的鱿鱼,等待着奇迹出现,结果非常残酷——除了有两片稍微有点儿卷曲外,其他都和焯水前没啥变化。这个菜失败了。虽然我的年夜饭“首秀”没能露脸,但依然得到了父母的鼓励和表扬。这让我有了继续努力的勇气。这也是我最值得珍惜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