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今晚报数字报-古镇观灯忆旧

日期:02-08
字号:
版面:第17版:副刊·津沽       上一篇    下一篇

古镇观灯忆旧

方 博

  天津的杨柳青有一习俗:正月十五的热闹堪比除夕夜。镇上各大胡同张灯结彩。明月当空之时,家家户户的男女老少都提着各式各样的灯笼出来逛灯。上世纪50年代末,为调查杨柳青年画,美术史论家李松重返故乡,刚好赶上元宵节。他不禁感慨“月与灯依旧”,“蓦地又浮起童年时代的印象”。

  李松,原名李松涛,1932年1月8日出生于天津杨柳青镇。他担任过《美术》《中国美术》主编,还曾任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等。

  李松回忆童年的元宵节时说:“在运河边上燃放‘合子灯’。灯身很大,由气体托起,升空而去,观者人山人海。那时代我年纪很小,是骑在大人肩上远远观看的。”

  杨柳青的花灯别具一格。李松曾在一文中回忆道:“街上的灯是用绳子一排排拦路拉起来悬挂的。灯比较大,方形,以四片木架子嵌成,糊以绢或纸,不用时可以卸开,叠在一起保存。”除了样式独特之外,灯上更是彩画连篇。“在绢上画着人们熟悉的《三国演义》《东周列国》《西游记》等故事。”

  津西古镇杨柳青是闻名天下的年画之乡,这样的文化氛围,自然对李松后来的人生道路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今,在杨柳青石家大院中,仍然保存有18盏绘制于清光绪年间的灯箱,是当时镇上崇文书院所用之物。此套灯箱画,原共有24件。每幅画面均取自《文昌帝君阴骘文》,由著名年画画师阎玉桐绘制,并配有崇文书院24位师生题写的文字。这套灯箱画也成为古镇传统民俗文化与兴办教育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