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和珅飞黄腾达
乾隆的目光落在和珅的脖颈上。年贵妃的粉颈上有一道朱红的胎记。乾隆心想,若是年贵妃再投人世,肯定会携着这道朱红来的。和珅白白的颈上,赫然真有一道朱红的痕迹,乾隆一看,思绪万千,心潮起伏。他蹲下身来,良久地注视着这道痕迹,轻声问道:“孩子,这块朱红是哪里来的?”
“回皇上,这是奴才生时带的,当是胎记。”
“哦,也是胎记。难道真是……可和珅是男人啊!”乾隆边想边伸出手,在和珅脖子上的胎记处,轻轻地抚过来抚过去。
和珅被乾隆摸得不知所措,只得说:“奴才该死,求皇上恕罪!”
“和坤,你并没罪。有罪的倒是朕啊!”
“奴才该死,求皇上恕罪!”
“好了,起来吧!”
乾隆颁旨:把和珅提升为乾清门御前侍卫,兼正蓝旗副都统。从此和珅才开始近距璃接近乾隆,并靠自己的钻营一路飞速高升。
他升得有多快呢?从官职上来看,他一路从侍卫擢升为军机大臣、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大学士,掌管吏、户、刑三部。
和珅还先后担任过《四库全书》正总裁;《钦定热河志》《钦定大清一统志》《大清一统志》《三通》《清字经馆》《石经》《日下旧闻考》等书的正总裁、总裁。
和珅一生高官做遍,权势赫赫,集国家官吏升迁、任免、财政开支、诉讼裁判大权于一身,这在清朝历史上是罕见的。
为了奉迎乾隆,和珅还竭力为乾隆扩建圆明园、避暑山庄,修缮皇宫内殿阁,为乾隆准备好了做太上皇时用的宁寿宫。大大迎合了乾隆好虚荣、讲排场、喜享乐的心理。
和珅尤以理财、敛财最为乾隆中意。在和珅的理财之道中,颇有影响的是首创“议罪银”制度。
何为“议罪银”?就是凡犯有过失的官员,可以纳银赎罪,免去处罚,但犯有大罪之人不在此列——即非大罪,可以“议”。怎么议?按你拿钱多少,减轻或免除罪恶。所谓“罚了不打”,就是从和珅那来的。
这个“议罪银”最大好处是什么?所纳银两由军机处收缴入内务府,实际上是内务府的特别收入;换句话说,就是这部分钱不归国库,全部成了皇帝的“小金库”。
乾隆喜欢和珅到什么程度?在乾隆四十五年(1780)四月,乾隆把最心爱的第十个女儿许配给和珅的长子。等于和珅和乾隆是“亲家”,您说,乾隆能不褒和珅吗?
可同为朝廷重臣,乾隆为什么总贬刘墉呢?这里面不为人知晓的原因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