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今晚报数字报-人间何事不鹅笼

日期:02-07
字号:
版面:第19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小说中的衣食住行

人间何事不鹅笼

周春梅

  说到富春江一带的秀丽山水,人们往往会想到黄公望的长卷《富春山居图》。南朝梁文学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则用文字为后世的人们描绘出这天下独绝的奇山异水:“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这位诗文清拔的文学家,其实还编撰过一部充满新奇想象和浪漫气息的志怪小说集,其中最著名的是《阳羡书生》一则。故事源自佛经,吴均对其作了本土化的改造,使一个根在印度的故事具有了中国文言小说的雅致隽永。这个故事启发了一代又一代的作者,据说从清代名家蒲松龄、纪昀,一直到当代的贾平凹、张晓风等作家,都仿写过这个“鹅笼书生”的故事。近日,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将该故事改拍成《鹅鹅鹅》(全剧第二集),该剧在豆瓣上评分高达9.5分。

  《阳羡书生》讲述的故事如此离奇:阳羡一位名许彦的人,路遇一位脚痛欲搭便车的书生,这便车竟是许彦手中的鹅笼:“阳羡许彦,于绥安山行,遇一书生,年十七八,卧路侧,云脚痛,求寄鹅笼中。彦以为戏言。书生便入笼,笼亦不更广,书生亦不更小,宛然与双鹅并坐,鹅亦不惊。彦负笼而去,都不觉重。”中途书生出笼小憩,邀许彦共饮,许彦则有幸目睹了一出以书生为中心的“心上人”闹剧:每人心里均另藏一人,书生吐出一女,该女又吐出一男,该男又吐出一女,遂形成套盒式结构,最后又一一收回,形成一个圆满的闭环。

  与《阳羡书生》不同的是,《鹅鹅鹅》将套盒中的诸多角色化身动物——狐狸、兔子、野猪、天鹅,人物与动物的形象、性情巧妙融合;许彦也从只会言“善”的旁观者变成剧中人,并与最后的那位天鹅少女有了情感的纠葛。在情感与欲望交织的密网中,在控制与反控制的缠斗中,在得到与失去的惆怅中,每个人都深陷鹅笼——如蒲松龄所言“人间何事不鹅笼”。《鹅鹅鹅》以不拘泥于原作的故事和人物设计、中国式的简洁画风与留白中的深刻意蕴,收获一片好评。

  绮丽奇诡的《阳羡书生》,还曾引起鲁迅先生的兴趣,他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详细介绍了这个志怪故事在文学史上的演变。《鹅鹅鹅》以黑白色调为主,点缀以少许灵动的红色,极具美感地讲述了一个中国式的好故事。而鲁迅收录在《野草》中的散文诗《好的故事》则用色秾艳,大块的红色令人目眩:“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接下来,鲁迅以奇崛的想象,将“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一景织入一景,最后交织成一片绮丽奇诡的幻景,令读者叹为观止:“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如果要将其转为动画,大概只有传说中的神笔马良,才能绘出这样的“好的故事”。

  回到《阳羡书生》与《鹅鹅鹅》,其结构层层相套、回环往复,纪昀更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指出:“然阳羡鹅笼,幻中出幻,乃转辗相生,安知说此鬼者,不又即鬼耶?”人物关系亦错综复杂、暧昧不清,主题则指向人性、爱情、欲望等皆可。凡此种种,皆如鲁迅在《好的故事》中所言:“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 永是生动,永是展开,以至于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