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一步,他在攀登,花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顶端。不是爬楼,不是登山,是爬树。
2022年秋,一棵位于西藏察隅县的云南黄果冷杉,被测出了83.4米的高度,刷新了“中国第一高树”的纪录。
攀登者之一王孜,高高大大的小伙子,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因为想研究巨树生态,加入了巨树科考队。
攀登巨树,需与野攀团队合作,由攀树师把绳索带到树顶树冠上,进行领攀,王孜及另一科考队友随后上树进行采集和调查,两名摄影师跟进拍摄。
这么高,究竟怎么爬?好奇得很。王孜介绍说,用的是国际上成熟的一种单绳攀登法。使用一根绳索,绳的一端被系在树的最高处,绳上有5个上升器,用来固定攀爬者的两只脚、胸部和手。攀树时,人被悬在空中,挪动一个上升器,所有的上升器会一起向上,把人拽上去。手累了,用脚使劲,脚累了,可以用胸部。
关键第一步,要将绳子系到分枝上去。巨树高,分支也高,最低的分支接近30米,将近十层楼高。第一个方案是使用无人机把绳勾上去,试了十几次都失败。第二种方法:打弹弓,攀树师先爬到邻近一棵树上,用弹弓把绳打到巨树上,打到第十三次,终于成功。然后再一级级向上。
一棵巨树就是一个植物王国,一座空中花园,攀爬的经过,好比穿越时空。渐渐地,巨树科考队员们勾勒出清晰的画面。
应该推溯到明朝末年,一粒不起眼的小种子破土发芽,初来乍到它便茎叶茁壮。长到100多岁的青春期时,它的身高已达40多米。之后,它遭遇过不测,或动物啃食,或自然灾害,总之,它受了伤,但它扛了过来。因祸得福,伤病刺激了它的生长激素,让它得以继续长高。又因身处险峻山谷,远离人类,免遭砍伐,成就了今日高度。至今它已经400多岁高龄。
他们惊讶地发现,这棵巨树上,有50多种附生植物。从距树根至十几米高处的苔藓和小草,到二三十米处的藤本、蕨类,到50多米处的松萝、蔓藓等耐旱攀援植物……从根部的亚热带植物到中部的温带植物……先长出一棵不丹松,不丹松上又长了桦树、松树、石楠……树孕育着树,花开处处,生生不息。
一棵树,历经灾变而越变越强,终于可以承接蓝天,见证时光,俯瞰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