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微信,天南地北大凡有一点关联的人都联系密切起来,出现了同学群体、老乡群体、同行群体。网络让人们生活在群体之中,让人有了群体归属感。即使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能知道别人在干什么、想什么。
失联多年的人又走到了一起,好像回到了从前在一起的时光。刚开始建群的时候人们都很兴奋,有找到组织的感觉。逢年过节要祝福,过生日要祝福,有时还发红包。同学群里有人把每个人的生日列出来,到了那一天大家都发祝福语,让人心里很受用。到别人生日时也给别人发祝福,好像成了一种义务。哪个人有了新鲜事也在群里和大家分享。
时间长了,兴奋劲儿过去,人们对群的热情也在消退。群里只剩下几个活跃分子有一搭没一搭地维持。群也是需要维持的,有些因活动建立的群,在活动过后就荒废在那里了。时间一长,群就只有实用的意义了,那就是保持联络,若有事需要大家知道,便在群里通报一声。
和微信群相比,朋友圈每天保持着生气勃勃的更新。每天有什么新闻、举办了什么活动、工作有什么要宣传的成果、去哪里旅游、遇见什么美景、吃什么美食、家人的新动向、有什么即兴的想法等都可以发在朋友圈。每个人的朋友圈都是一个小世界,是一个人的史诗。
微信群是个小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和现实社会一样。把自己的一篇得意之作发到微信群或朋友圈里,得到一大片的点赞,让人很有成就感。但凡事有来有往,别人给你点赞了你也要给别人点赞,这又成了一个义务。你若给这个人点赞没给同在朋友圈的另一个人点赞,另一个人也会有意见。所以要在微信朋友圈里得到乐趣也需要履行义务,没有免费的午餐。有些人喜欢在朋友圈点赞,觉得这是一种乐趣,也是维持友谊的一种手段。虽然需要常常盯着朋友圈看,很费时也很费眼力,但他们忙得不亦乐乎。
没有微信,可能大家相忘于江湖,微信让天南地北的人以同学等关系的名义聚到了一起。过去是“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如今是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五洲四海都有我们的朋友,朋友圈让我们抱团取暖,热火朝天,争论的同时也有呼朋唤友的快意。
科技的发展给人与人的关系也带来了改变,不见面也会有友情、有温情,有喜怒哀乐的宣泄。世界的改变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人们在乐此不疲地享用微信时没意识到它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微信让世界变得热闹了,微信让世界呈现大同景象。
有人调侃手机已经成了人体的一个器官。离开手机,还真会有人不适应,有人已经有了手机依赖症。人类科技的进步给人带来很多便利,但也给人带来一些新的困惑。这些信息并不是人必须需要的,碎片化的东西使人的知识结构也变得碎片化。网络上的交往毕竟不能代替人与人面对面的交往。
技术是坚硬的,却给柔软的人性带来改变。技术是冰冷的,却给人带来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