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今晚报数字报-“三大世遗”如何“抱团”数字化

日期:02-03
字号:
版面:第23版:文摘       上一篇    下一篇

“三大世遗”如何“抱团”数字化

杭州西湖满陇桂雨桂花满枝 张圣东 摄

  三大世界文化遗产——西湖文化景观、中国大运河(杭州段)、良渚古城遗址,它们是浙江面向世界的金名片,如何让其“能量”最大化?

  在今年举行的浙江省两会上,数字化“气息”很浓,不少政协委员着眼于数字化赋能文旅,并建议三大世界文化遗产(下称“三大世遗”)组团拥抱数字化。

  文旅是数字化改革的重要版图之一,数字经济已深刻影响了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生产、消费、传播模式。浙江省政协委员谢永和认为,浙江着力打造“文化浙江”“诗画浙江”品牌,以数字赋能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游客出行体验感和幸福感。

  浙江全省数字文旅建设已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诗画浙江·文化和旅游信息服务平台已汇聚238家4A级以上景区、978家3A级以上饭店、2423家旅行社的信息;一站式数字文旅平台“浙里好玩”已完成PC端、移动端、小程序等全平台搭建。

  尽管如此,谢永和认为,在文旅“拥抱”数字化上,依然存在壁垒,要统筹规划浙江全省文旅产业布局,引领文旅产业数字化变革,并建议科学制定规划,打破壁垒,升级文旅数字服务平台。

  面对数字壁垒,浙江省政协委员章献民代表民革浙江省委会发言时认为,三大世遗可以在数字化联动上先行先试,应建设省级层面的世界遗产数字一体化平台。

  章献民说,当下,三大世遗的集聚效应和综合效益“能量”释放远远不够。

  原因何在?他认为,从联动保护利用来看,西湖、大运河是要素复杂的大型活态遗产,良渚古城遗址是典型的超大型土遗址,两类遗产都属于遗产保护利用中的难题,加之各遗产管理体制不统一,管理机制不一样,专业力量不平衡,因此影响了三大世遗的集聚效应和综合效益的释放。

  章献民建议,要以世界遗产数据底座和数字一体化平台为依托,打造浙江省世界遗产保护利用特色应用场景,联动发挥三大世遗保护研究、社会化参与、文旅融合转化等综合效益。

  他提议,要提升社会化参与,可探索打造“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社会化参与应用场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创新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社会化参与渠道;要促进遗产活化,可探索打造“世界遗产价值转化利用应用场景”,联动各遗产资源价值转化、专家学者价值解读,联动政府、市场、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共推世界遗产资源的活化利用,形成世界遗产文旅品牌矩阵效应。

  谢盼盼(摘自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