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我们小孩子的节日,吃的、穿的、玩的这些在年前大人必是要早早准备好的。我家在天津宝坻区乡下,过年最先准备的,必是瓜子,从年前十几天一直可以吃到年后一个多月呢!
我家的瓜子从来不在外面买,奶奶说:“外面的东西虽好吃,但总是担心不干净。”奶奶可是家务事的“一把手”,炒瓜子这件事自然也由她负责。一进腊月,奶奶在年前十多天就开始动工了。她先是拿出早就打好的葵花籽,放在一个盛满葱、姜、花椒、盐以及酱油的水缸里,那缸里自然还有种种我不熟知的佐料。说是水缸,其实很矮,我小时候看它都得弯腰。
奶奶在缸上铺了一层塑料薄膜,盖上盖子,就这样泡个十来天。一打开,嚯!满缸的香味挡不住地往鼻子里钻,我在缸边站久了也会染上一身的香气呢!奶奶干劲十足地把瓜子盛出来之后,就把它放到大锅里用沙子炒,等瓜子壳炒硬了,香味便更加浓郁了。
等瓜子凉透之后,奶奶总是让我第一个品尝,之后她便迫不及待地一袋袋往各家送,可我还没吃够呢!我对奶奶炒的瓜子爱不释手,常常抓一把到东家串串门,到西家瞅一瞅,回来便是满手的瓜子壳和一嘴的香味了。奶奶总是一脸慈祥地看着我,笑着用她那方蓝色的手帕为我擦嘴。奶奶一边擦一边轻声嘟囔:“小花猫,吃多了可是要上火的哟。”我便放下抓起的那一大把,抓起另一小把,很快溜走了。
腊月里,奶奶经常唤我过去,把几袋瓜子放进一个小三轮车里,带着我挨家挨户“送年货”,送完亲戚,再送邻里。乡邻们大都不好意思接受,但是奶奶的盛情难却,他们总会往我口袋里放几块糖,犒劳我这个“小快递员”。
每当我与奶奶说起邻居们吃了瓜子的反应时,奶奶便会捂着没剩几颗牙齿的嘴,笑呵呵地抓一大把瓜子塞进我的裤兜里。
每年腊月,这份浓浓的瓜子情,总是深深藏在我的心底,让我忘不掉。
指导教师:褚湘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