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今晚报数字报-亲人闹上法庭 不外乎情和钱

日期:02-01
字号:
版面:第20版:文摘       上一篇    下一篇

亲人闹上法庭 不外乎情和钱

  一些有老人的家庭因为两代人之间的隔阂,令“回家看看”变成奢望。“虽然产生家庭矛盾的因素很多,但归根结底就两种:情感和财产。”处理过多起家庭纠纷的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法官助理杨秋丽这样总结道。她想通过三起涉“老”的家庭纠纷,给老年朋友提个醒。

  情感矛盾:因为不抚养,所以不赡养

  “我真是生了一个不孝的女儿啊!从来没有给过我一分钱,我白养她这么大……”看着眼前母亲的“顿足捶胸”,女儿李冰(化名)却不为所动。

  “养我?”李冰冷笑一声,“啪”的一拍桌子,“我爸去世的时候,你在哪儿?我生病住院的时候,你在哪儿?我结婚的时候,你在哪儿?……”一连串的质问,让调解室顿时安静了下来。

  原来,在李冰很小的时候,父亲便去世了,由于生活困难,李母无力抚养两个孩子,只能带着李冰的哥哥回了娘家,把李冰留给了爷爷奶奶抚养。对此,李冰认为,自己已经三十多岁,母亲几乎没有出现在自己的生活中,不要说抚养,连看望都很少。“如今,你却来找我要赡养费。”李冰说得很绝情,她说自己收入也不高,还要还房贷、照顾孩子,没钱给母亲。

  最终,法院综合考虑案情,一审酌情判定李冰每月向母亲支付赡养费300元。李母还上诉要求女儿逢年过节能来探望自己,二审法院经审理后维持原判。

  李母虽然有权要求李冰进行赡养和探望,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过于强硬,在缓和矛盾、建立亲情的基础上,探望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亲情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只要让对方感到真诚,很多陈年宿怨其实都可以消解。当事人对于修补亲情的努力,远比一纸判决重要得多。

  财产矛盾:探视纠纷多,都是钱闹的

  家庭纠纷另一大原因就是钱。杨秋丽说,这个类型案件基本也分两大类:一是某个子女想“独吞”老人财产,拒绝其他兄弟姐妹接触老人;另一种是老人分配财产方案引起子女不满,子女因此不愿和老人往来。

  郭家的纠纷属于第一种类型。郭父育有子女五人,四个姐姐把幼弟郭建军(化名)告到法院,要求看望父亲。原来,以前都是五个子女轮流照看父亲,可从2019年起,郭建军就“霸占”了父亲,几个姐姐上门看望都被拒之门外。姐姐们认为,老爷子工资高,弟弟“囚禁”老人,就是想私吞老人的工资,并为了以后多分遗产。法院审理后,判决四个女儿可在每年传统节日等特定日期到郭建军家中看望父亲,郭建军应予配合。

  有一些父母属于宁愿不和其他子女往来,也要把财产留给某一个子女。为了看望母亲,范丽(化名)把姐姐范晓(化名)诉至法院,称姐姐私自将母亲接至家中,拒绝其和弟弟探望。然而,庭审时,范母称:由于家庭财产分配的问题,子女见面后总发生争吵,自己不胜其扰。同时,她与其他子女存在矛盾,觉得大姑娘对自己挺好的,以后就在大姑娘家养老了。法院因此驳回了范丽每个月探望母亲两次的诉讼请求。

  高健(摘自《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