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今晚报数字报-抗炎生活

日期:01-30
字号:
版面:第08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抗炎生活

池谷敏郎 著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十四、慢性炎症与癌症的发生和发展有很大的关系

  慢性炎症会提高DNA复制错误的风险,在这样的情况下,体内就很容易产生癌细胞。此外,DNA受损,使基因编辑酶容易受到基因变异的影响。慢性炎症与癌症的发生和发展有很大的关系。

  说到癌症,大家应该都很清楚,癌症迄今仍位居人类死亡疾病排行榜之首。但大家可能不知道,只要你体内某处正出现慢性炎症,就容易罹患癌症,恶化速度也会变快。最明显的病例,就是幽门螺杆菌所造成的胃癌,以及C型肝炎病毒或B型肝炎病毒造成的肝癌。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其制造出的氨除了会中和胃酸、破坏黏膜之外,也会产生活性氧或毒素等有害物质,在胃部的黏膜处引起炎症;炎症若长时间持续,就会导致胃癌。从各种统计资料中得知,只要清除幽门螺杆菌、抑制炎症,就能降低罹患胃癌的风险,所以胃癌可说是因炎症所引起的癌症。

  肝癌也一样,一旦长时间感染C型肝炎病毒或B型肝炎病毒,肝脏的细胞就会出现炎症。当炎症慢性化之后,就会转变成肝硬化、肝癌。据说肝癌的病因,有九成都是因为感染这类病毒引起的炎症所致。甚至,近年来随着肥胖人口的增加,在全球各地急遽攀升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同样也有造成肝硬化或肝癌的风险,因此备受医学界关注。

  除了胃癌或肝癌这种“先因病菌感染,导致后续炎症”的癌症外,也有许多因为反复发炎而致癌的病例,最典型的病例就是食管癌。

  导致食管癌最明确的病因,就是香烟和酒。香烟含有六十多种致癌物质;如果饮酒过量,里头的乙醛(有害物质)就会储存在体内,持续刺激食管黏膜,引起发炎。上述情况若反复发生,在细胞分裂、增生的过程中就容易产生癌细胞。

  大家都知道,太烫的饮品或食物也会导致食管黏膜发炎,提高患食管癌的风险。此外,俗称“火烧心”的反流性食管炎(胃酸反流至食管,导致食管黏膜发炎的疾病),也会增加罹患食管癌的概率。也有相关报告指出,有喝热茶习惯的日本和中国,以及喝热马黛茶的巴西和乌拉圭,罹患食管癌的病例比其他国家更多。

  前面所介绍的几种癌症,都是“先发炎,后致癌”的明显病例。幽门螺杆菌造成的胃炎、丙型或乙型肝炎病毒造成的肝炎,以及反流性食管炎,与其说这些是“闷烧”,不如说是更接近于“火灾”,这种炎症长时间持续,的确有提高致癌风险的可能。其实,不一定是因为炎症才可能导致癌症,即便是健康的人体,仍会因细胞内的DNA受损或是DNA复制错误,而在细胞分裂时产生癌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