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今晚报数字报-米糕上印花

日期:01-11
字号:
版面:第10版:副刊·读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糕模文化交流之二

米糕上印花

王来华

  根据各种记载,朝鲜半岛的糕饼模,主要是用于“打糕”之后的“米糕上印花”。食用“米糕”,这与那里的居民常年种植水稻和食米的习惯直接相关。糕饼文化研究者张尊祯女士在2013年3月出版的著作《百年糕饼 风华再现——老师傅珍藏木模技艺大公开》中,描述了中国台湾居民食稻的习惯,似可以用来描述朝鲜半岛居民的一些相同的情况。

  她在书中说:当地由于适合稻米栽种,故以米为主食;再加上糖业发达,因此将米磨成粉末、掺入糖所制成的糕、粿,是老百姓最常吃的点心。她接着引用了一种说法:……稻之糯者为术,味干性润,可以酿酒,可以蒸糕。每逢时岁庆贺,必食米丸,以取团圆之意,则以糯米为之也。

  在朝鲜半岛,打糕是一个很出名的民俗,当地人先用蒸熟后的稻米打制成制作糕饼的“材料”,加上糖和其他“佐料”,如瓜条等,用手抟和,做成圆形的糕,即成,可直接用来祭祖、馈赠和自己食用。可是,有很多人家,则再使用糕饼模子在糕上“印花”。这样,这个糕饼会既好吃,又好看,并同时表达着吉祥的祝福之意。这后一道加工的工序,提供了使用糕模的机会。不过,到现在,即使是在朝鲜半岛,很多人在制作“打糕”时,已经渐渐地不再采用糕模印制的这一道工序了。与中国的很多地方一样,糕模的使用逐渐式微,糕模技艺本身也走向了没落。

  但是,糕饼模是一种传统文化的遗存,它们所包含的饮食、祭祀、交往和审美等方面的文化,足以让后来的我们重新看重它们,重新去发现和欣赏这些文化中曾经的斑斓和绚丽。从笔者收集到的朝鲜半岛糕模的情况看,这些模子就具有很鲜明的自身特色。笔者尝试结合中国糕饼模的情况,来描述和分析朝鲜半岛糕模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