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我来到儿子家,喊孙女起床上幼儿园,她睁开眼就让我看胳膊上的伤疤,右肘蹭破了好大一块皮。
问起原因,孙女说,昨晚她和小伙伴欣欣手拉手奔跑,欣欣跑得太快了,她跟不上,刚好又是下坡路,她就被拉倒在地,胳膊蹭破了。我问疼吗?她点点头。“再遇到这种情况,你要快速松开手,知道吗?”孙女问:“为啥呢?”“因为你跟不上她的节奏呀!她太快了,你跟不上时,就可能会被拖倒。”孙女点点头。
松开手才安全,才能更好前行。我突然有所悟,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是不是也要敢于松开手?
孙女五岁半,上幼儿园两年,我们给了她多少期望?怕她养不成爱学习的习惯,怕她不会管理时间,怕她没有兴趣爱好……于是,总拉着、推着她向前。可是,好像总是事与愿违,我们越催,她似乎越不愿动,甚至哇哇大哭。她的哭声中有多少委屈呀!那么小,人生之路刚刚开始,她抬起左脚,我们喊一句“小心”;她抬起右脚,我们叫一声“慢点”。她探索世界的脚步怎么继续?她主动学习的热情怎么产生?
我们紧紧拉住她的手, 在前面大步流星,她小小的身躯只有拼命迈动双脚,跑着跟上。我们的节奏根本不一样。啊,想想这画面,我们累,她更累。她跟不上时,我们焦虑,抱怨,训斥……哎呀,简直比拔苗助长还要难受,这不是拉,更像拖。在这样的过程中,孙女的心灵一次次“摔倒”受挫,自信、热情何存?
松开手,她一定会走得很好。就像这次,她在摔跤中自己学会更稳行走,不是“吃一堑长一智”吗?
我们不能控制孩子的想法和行动,而是要做暖心的陪跑者。松开手,放下执念,让孙女按照自己的节奏行走,自由地拔节成长,相信她的生命会别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