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试验报废的钛合金材料就有4吨多,成本高达400万元。”在普通人看来,这损失不小;在创新者眼中,又意味着啥?
“比起材料应用的广阔前景,这些投入值得!”洛阳宇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宪委如此作答。依托数十年行业经验优势,联手哈工大、西工大等高校,历时3年围绕材料配比和热加工等环节进行科技攻关,最终从上千种潜在方案中试验出理想工艺,突破耐高温材料技术,通过下游客户中国航发西安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的验收评价,产品批量应用于C919航空发动机,挺进航空航天新赛道……洛阳宇翔科技的创新故事,激荡人心。
有人说,创新从来不会一蹴而就,它是一场既考验智慧也呼唤勇气的艰苦跋涉。无疑,成本高达400万元的试验“废料”,是洛阳宇翔科技创新路上最真实的足迹,既直观地证明了科技创新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需要不断试错的“苦差事”,也浸透着一种执着、闪耀着一种胆识,在无形中成为其创新的“学费”、勇气的“标识”,更助其以“量”的积累实现“质”的跃升,收获“在手订单金额达3亿元,排产已到今年年底”的丰硕回报。
真正的科技创新是一场高风险、长周期的“豪赌”,需要企业有超越短期利润、坚持长期主义的定力和魄力。不只是洛阳宇翔科技,举凡发力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的企业,大概率都会经历“试验材料变废料”的过程,但这并非失败的象征,而是通往核心技术突破的、无法省略的“勇气成本”,是一家企业“再上一层楼”应有的战略投资,也是一个地方“以产业之新重塑发展逻辑,用供给升级打开需求空间”应有的创新气候。
从新技术到新产品,从新赛道到新机遇,发展向“新”,方能引领潮流、赢得先机。“新”从哪里来?靠的正是敢闯敢创、敢为人先。今天的洛阳,聚焦“四新一装备”等风口产业,从企业到城市都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产业转型升级,亦需始终保持攻关状态,拿出敢于试错、孤注一掷的创新勇气,朝着既定方向砥砺前行,奋力实现从“制造”到“创造”的“关键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