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智造”跨越山河奔赴援疆一线
日期:09-24
近日,位于宜阳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的西普电气有限公司内,一批刚刚下线不久的10kV智能型高压开闭所(如图)正在有序装车。它们即将跨越近5000公里,驶向新疆图木舒克市,投入到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中。
“智能型高压开闭所就像电力的‘中转站’,承担着接收、分配与输送电能的关键任务。”企业负责人李海洋介绍,这批设备,不仅是“洛阳智造”实力的体现,更是洛阳与新疆两地民族团结、产业协作的鲜活见证。
时间回溯至2002年,从部队退役的李海洋毅然选择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远赴新疆喀什投身创业大潮,“当时没考虑太多,只觉得国家需要的地方,就是我们应该去的地方”。
在喀什,李海洋创办的医药物流企业服务覆盖近48万平方公里,为喀什、和田等地的基础医疗卫生提供支撑,并带动了汉族、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等10多个民族近1000人在产业链的上下游稳定就业,企业内少数民族员工比例长期保持在50%左右。
在新疆多年的创业经历,让李海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萌生了回报家乡的念头。2013年,他回到家乡宜阳县,创立西普电气——一家专注于高低压成套开关柜定制服务的企业。自起步之初,公司就与新疆建立起“研发在河南、生产在两地、市场通全国”的协同模式。
“新疆有广阔的市场和强烈的建设需求,洛阳有扎实的制造业基础和技术人才。”李海洋表示,“将两地的优势有机结合,不是单方面的援助,而是真正的共同成长。”凭借以需求为导向的定制化服务,西普电气的年销售额从最初的2000万元逐步增长至8000万元,实现了真正的“双向赋能”。
如今,从医药配送到电力装备,从新疆到洛阳,李海洋以实业为桥、以合作为路,默默践行着新时代民族团结与区域协同发展的理念。
“民族团结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起流汗、一起奋斗、一起共享发展成果的真实过程。”李海洋坚定地说,未来还要推进更多豫疆合作项目,让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在更多的产业中和更广的土地上。 洛报融媒记者 赵晨熹 通讯员 王欢欢 赵远洋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