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我市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的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围绕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市工信局、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市商务局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回答记者提问。
培育优质中小企业 激活产业发展动能
问:“十四五”时期,我市在培育专精特新等优质中小企业方面成效如何?
答:“十四五”以来,我市坚持把优质中小企业作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建立完善“选种、育苗、培优”全周期培育体系,强化政策扶持,优化发展生态,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企业队伍持续壮大。实施高成长中小企业培育行动,建立市县两级培育库,集中政策、资源支持企业快速发展。“十四五”期间,全市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40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8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6家、单项冠军企业7家,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中超40%为优质中小企业。
发展质量稳步提升。18家专精特新企业获评省级及以上质量标杆,28家企业产品被认定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24家企业获评智能工厂(车间),56家企业被认定为绿色标杆企业,企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1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入选国家“三新一强”支持计划,25家专精特新企业承担省级科技计划29项。全市专精特新企业累计制定各类标准超300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平均研发强度达6.8%,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持续提升。
成长环境不断优化。打造“河洛茶叙”政企沟通品牌,“一企一策”协调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困难问题;举办“百场对接”系列活动,推动优质中小企业抢占细分市场、进入龙头企业供应链;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举办培训班20余期,培训企业家超2000人次。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实施优质中小企业梯次培育行动,聚焦优势产业链上关键环节重点企业,靶向支持企业发展壮大,成长为行业的“配套专家”“隐形冠军”,为洛阳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聚焦风口精准招商 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问:“十四五”时期,我市围绕“四新一装备”风口产业精准招商采取哪些有力新举措?
答:“十四五”时期,我市围绕“四新一装备”风口产业,以健全统筹协调的大招商体制为基础,开展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应用场景招商等,探索构建链群支撑、资本赋能、创新策源、生态聚势的招商引资新路径,相继引进宁德时代、海澜之家、华为等一批企业在我市布局产业项目,在洛投资的境内外500强企业由“十三五”时期的103家增加到目前的125家,招大引强取得明显成效。
优化招商工作机制。建立市级招商引资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发挥市政府驻上海联络处、驻深圳招商联络处前沿阵地作用,各县区、市属平台公司及各省级开发区招商主阵地作用,行业主管部门、产业链链主企业产业链资源对接作用,形成一体化招商引资工作体系。
创新精准招商方式。持续加强与中介机构合作,构建“市级统筹调度、中介捕捉推送、县区精准对接”的市场化中介招商机制。以市场化为导向,构建“产业链+链主企业+产业基金”的CVC运作模式,成功设立6只总规模超200亿元的产业链CVC基金。以“链长+链主”双链模式为核心,运用链式思维招引,推动宁德时代洛阳基地、百万吨乙烯两大龙头项目带动72个总投资549亿元产业链配套项目落地。
务实举办产业招商活动。利用国家级、省级经贸平台,聚焦新文旅、新能源、低空经济、平台经济等产业链,举办10余场产业对接活动,建立200余家企业对接渠道,为全市产业集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下一步,市商务局将围绕新能源电池、百万吨乙烯、商文旅融合、平台经济等领域,持续开展精准对接,引进一批优质项目,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商务贡献。
洛报融媒记者 孙小蕊 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