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洛阳日报

把每一次训练都当成实战,才能在战场上克敌制胜

日期:09-28
字号:
版面:第003版:洛阳·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马少利

近日,嵩县第二高级中学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校友——海军资阳舰一级军士长马少利。身着洁白军装,胸前挂满军功章,这位前不久获评“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的“兵专家”走上母校讲台,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国防教育课。

靠着日复一日的坚持,他从“吐七次”的新兵成长为“兵专家”

“我的家在马沟村,我在这里长大。27年前,我和你们一样,坐在这个教室里,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讲台上,马少利面对青春洋溢的学弟学妹,分享了自己从第一次出海时“两小时吐了七次”的新兵,成长为“全军优秀军士”的奋斗历程。

1998年,马少利高中毕业参军入伍,先后在4型舰艇、6型舰炮岗位上淬火成长。

“没有什么天赋异禀,只有日复一日的坚持。”马少利说,多年来,他记了15万字的学习笔记,分析了40多万条数据,打了上万发炮弹,才练就了今天的本领。

正是靠着这股钻劲狠劲,他从只有高中学历的门外汉干到了舰炮专业的排头兵,成为驰骋海疆的“兵专家”。

把每一次训练都当成实战,才能在战场上克敌制胜

马少利的故事充满实战气息。他讲述了某次执行任务时与外舰对峙的经历:“虽然我们舰艇吨位小,但我们的战斗精神丝毫不输。全体官兵坚守战位两个多小时,最终捍卫了国家尊严。”

这段惊心动魄的经历,让在场学生听得聚精会神。

“平时跟自己过不去,战时才能让敌人过不去。我们只有把每一次训练都当成实战,才能在未来战场上克敌制胜。”马少利的话语铿锵有力,现场师生报以热烈掌声。

他常说:“假如战争一旦来临,我要让我的每发炮弹都长上‘眼睛’,首发命中,发发制敌!”

一切向战,一切为战。舰炮发射可控时间极短,反应速度关乎胜负。他总结出“响、连、准、快、稳”操纵“五字诀”,不仅追求打得准,更要求修得快,创新提出的“快速瞄星法”被战区海军推广使用,大幅提升了部队战斗力。

一团火散作满天星,为强军事业育火种

“一个人强不算强,团队强才是真本事。”马少利深知,强军事业需要一代代接力。

作为单位枪炮专业带头人,他的“育人经”里从来没有“留一手”三个字。无论是本舰战友,还是其他舰艇、院校的同行,只要有人请教,他总是倾囊相授。深夜接到求助电话,对他而言已是“家常便饭”。

怀着“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了,这些技术怎么传承”的紧迫感,马少利萌生了编写专业教材的想法。面对只有高中学历的挑战,他利用休假时间跑到院校、厂家请教专家,甚至把床褥搬到战位,700多个日夜自学绘图软件、撰写文字,编写的《某型舰炮电气原理与维修》成为海军统编教材。

27年来,他培养的百余名专业骨干分布在各个舰艇,其中多人担任舰艇干部、成长为高级军士,20余人荣立三等功,真正实现了“一团火散出满天星”。

马少利自豪地说:“让强军事业后继有人,是我的责任,更是我的荣耀。”

一堂特殊的国防教育课,让强军梦在校园生根发芽

“马班长,当兵苦不苦?”“舰艇上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在座谈互动环节,学生们争相提问。

马少利一一耐心解答,并用亲身经历激励学弟学妹们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用汗水浇灌梦想、用奋斗点亮人生。

高二学生郭珈宏激动地说:“马班长让我们相信,大山里的孩子也能成为国家栋梁!”

“马少利用亲身经历告诉孩子们,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报效祖国最光荣。”马少利的老师们说,这堂特殊的国防教育课,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爱国强军的种子,这比任何说教都更有感染力。

从伏牛山少年到深蓝“兵专家”,马少利用27年时光诠释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被表彰为“全军军事训练先进个人”“全军优秀军士”,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

这场特殊的重逢,不仅是一次感恩之旅,更是一次精神的传承。这位“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正用实际行动,激励着广大青年踊跃投身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

洛报融媒记者 申利超 通讯员 林彬 傅新普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