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坦沥青路改善了村容村貌
国庆节临近,位于洛宁县涧口乡上陶峪村的溪上·陶峪民宿已开始着手准备迎接游客。“现在路修好了,来的游客肯定会多,村里得做好应对客流高峰的准备。”村党支部书记杨志军信心满满。
去年以来,该村借助“幸福家园”村社互助项目,完善了村庄道路,为乡村发展按下了“快进键”。
站在上陶峪村,远处青山如黛、层层叠叠,身边树木花海、溪水潺潺,宛若置身山水画中,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处于洛宁县城与神灵寨景区之间的交通要冲,周边还点缀着几个小巧精致的景点,是游客的必经之地。
“如何能更好地留住游客?”几年前,杨志军和其他村干部经多方探索,最终决定发展乡村旅游,以民宿经济、消费新场景留住游客。
上陶峪村通过招商引资,2023年先后建成了高端民宿、露营基地,打造了陶艺体验馆等,又在乡政府的支持下建起了健身广场、儿童乐园,打造乡村旅游消费新场景。
配套设施建好了,道路却成了短板。“游客到健身广场要跨过一条沟,雨天从民宿附近的跃进桥走到祖师庙泥泞路较多,很不方便。”杨志军说。
2024年,市慈善联合总会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幸福家园”村社互助项目,围绕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展活动,助力乡村振兴。
在洛宁县慈善协会的支持下,上陶峪村申报了“幸福家园”村社互助项目。项目获批后,通过网络募捐和村民积极响应,10万余元善款很快集齐。两段路完工后,健身广场、露营基地、民宿与家家户户实现了道路串联。
路通百通。新铺的沥青路不仅改善了村容村貌,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道路修得漂亮了,晚上散步都是一种享受。”村民代文功高兴地说,今年暑假,很多游客在游览神灵寨等景区的同时,到上陶峪游玩、住宿,农产品也更好卖了。
夕阳西下,干完农活的村民走在新路上谈笑风生,孩子们在儿童乐园嬉戏,老人们在健身广场上锻炼。慈善资金铺就的不仅是一条便民路,更是通往乡村振兴的“快车道”。上陶峪村在慈善力量的滋养下,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洛报融媒记者 蒋颖颖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