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夜袭,小村庄应急抢险有条不紊;盛夏迎千万游客,旅游投诉率不升反降;107家矿山企业、286个尾矿库旁,矿群纠纷化干戈为玉帛;青年进城、老幼留守,空心村跨村连线解难题;小程序、新地图让群众跑腿变信息跑路……这些发生在栾川的事儿,生动展现了“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的强劲活力。
栾川县山多、矿多、景多、村散,为发展保平安、为群众谋幸福是基层治理的必答题。近年来,该县抓牢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两个基本盘”,紧盯景区商圈、矿企园区“两个老大难”,因地制宜划分治理网格,以党建为线串起基层善治大网格,让1398个景格、矿格、村(居)民格成为群众的“平安格”“幸福格”。
支部领航聚合力 党员示范显担当
“6月底山洪毁的路基刚修好,又遇连天大雨,可咋办?”前些天,看着乌云密布的天,洛阳市纪委监委派驻庄子村的选调生樊耀辉犯了愁。“小樊别慌,按分工和演习来!”村党支部书记朱淘利的话让他安了心。
支部开会,分任务、划重点,一声号召,大半个村子动起来;7个网格覆盖1012名村民和200多家民宿,网格员一小时内完成重点区域人员转移;镇党委副书记带队下沉,消防、救援、医疗力量随时待命;电力、水利、通信部门派专人驻村保障……这样的抢险场景,在栾川已成常态。
按照“五基四化”要求,栾川县抓实党组织建设,“一村一策”整顿48个软弱涣散村和“三清两建”问题村,推行领头雁“1+N”结对帮带模式,储备优秀后备力量335名,构建“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小组)+联户党员”组织体系,完善“网格预警、街乡吹哨、部门报到、限时办结”机制。214个村党组织成为能带富、能维稳、能促振兴的战斗堡垒,以“一张网”激活治理“一盘棋”,凝聚起党群共建共治共享的强大合力。
景格一体优服务 景村融合促发展
盛夏,21℃的栾川凉爽宜人,老君山景区人头攒动。“大巴请停指定区域”“游客请走人行道”“商品保质期刚检查过”……老君山专属网格联合执法站里,县交警队程文君、城管局郭亚丹、市场监管局石新武跨部门成了同事。
作为“文旅顶流”,老君山年接待量超550万人次,随之而来的乱停乱放、占道经营、拦车叫卖等问题亟待解决。今年,栾川成立老君山专属网格,4个职能部门下沉8名骨干进驻联合执法站,对违法行为、游客投诉快办快处,“5分钟受理、2小时办结”的“栾川模式”,既降低了投诉量,又提升了游客满意度,回头客源源不断。
与老君山不同,重渡沟景区与村“联姻”共治,创下暑期“0投诉”佳绩。重渡沟景区党支部和重渡社区党支部探索“党建统领、双网合一”模式,构建“1+3+1”网格体系(包片干部+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志愿者),破解景村治理“两张皮”难题。“以前村民和工作人员800多辆车的停放问题常起争执,现在网格重新划分,优先保障游客车位,如有问题,网格员及时介入,大家都受益!”重渡沟景区经理、重渡社区第八网格网格员郑云峰笑着说。如今,重渡沟网格员、志愿者随处可见,引流、协调车位和服务咨询井然有序,游客量翻番,投诉率归零。
矿格同治解矛盾 村企同台促和谐
近日,在潭头镇纸房村会议室,一场特殊会议正在进行——针对金矿公司扩产架线毁坏庄稼一事,马军成开门见山:“我有三重身份:村党支部书记,要护村民权益;潭头金矿专属网格党支部委员、专职网格员,要解阻工问题;镇‘百姓评理说事’专家团成员,帮大家协商解决问题。”
会议讲理讲法,很快确定赔偿方案,村民当即表示不再阻工。这是潭头金矿专属网格化解矛盾的缩影。栾川是全国第一钼、钨生产大县,工矿企业和尾矿库数量居全省前列,过去矿群矛盾频发。实施网格化治理后,该县在矿山企业、园区成立专属网格,实行“双网格长”制,乡镇班子成员、村支书、企业负责人共同负责,村干部、志愿者、村警、村医、护林员全部入网格,排查安全隐患,通过“圆桌会议”摆问题、解难题。如今,矿山纠纷减少,调解成功率提升,群众满意度大幅提高。
三川镇惠顿矿业、拓实矿业所在网格党支部,针对夜间爆破、矿车损路等问题,一边组织网格员“地毯式”宣讲政策,一边与企业协商,最终促成企业出资55万元修复道路、堰坝,还确定了错峰运矿和补偿标准,村企关系更和谐。冷水镇平安建设办、执法办等部门下沉工矿专属网格,发动群众排查打非治违线索,受理举报18起、查实9起,筑牢安全防线。
跨村联建破难题 一网覆盖惠民生
上午10点,花园村李大爷到赤土店镇五村联建党群服务中心办理高龄补贴“人脸认证”,老伴儿去舞蹈室,孙女去美术馆,三人还约好中午在乡村大食堂吃捞面。“跨村能办,各村能用!”这是该中心的服务宗旨。
赤土店镇是传统工业镇,七成人口集聚镇区,10余个偏远村的留守老人、儿童成了服务难题。镇党委打破“村管村、组管组”旧思维,以赤土店社区为中心划分18个网格,联合搬迁至镇区的花园村、鸭池社区等共建党群服务中心,推动社保认证、低保办理等10余项高频政务服务“跨村通办”,日间照料中心、乡村大食堂、托幼中心等20余个功能室“多村共享”。如今,群众办事从“多头跑”变“一站办”,养老托幼从“无人管”变“全共享”。栾川县在网格化治理中,充分考虑偏远村人口迁移实际,以集聚地区辐射偏远地区,设集中办公点、“代办点”实现服务“一站通办”,聚焦“一老一少一青壮”拓展党群服务中心功能,让优质公共资源普惠共享。
数智赋能提效能 精准服务暖人心
“秀秀,我家下水管漏了,附近有修水电的吗?”“双建叔,街道小程序里有20多个水电师傅电话,马上发你!”“向阳路维也纳琴行灭火器过期,已提醒更换,日志已上报!”“民呼我应栏目有居民反映飞线充电问题,网格员速去协调!”
今年6月,栾川县耕莘街道上线“耕莘管家”“掌上服务”两个小程序,一张特殊的民生地图在网格员中走红——清晰标注8个社区、66个大网格内的每栋楼和4330家沿街商户,后台按权限可查看住户数、姓名电话、租户信息。“街道常住人口3.4万户11.8万人,占全县近三分之一,以前找流动人口联系方式要跑断腿,服务群众力不从心。”耕莘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陈松甫说,“我们组织网格员花3个月摸排数据,开发平台绘地图,为精准治理打基础。”
此外,“耕莘街道掌上服务”小程序设民呼我应、便民服务、网上办事等模块,诉求“一键发起”,街道“一屏掌控”,社区、网格员按区域接单办理,真正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线上智能服务精准高效,线下网格员贴心周到,数字与传统方法互补,耕莘街道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一手保安全,一手托民生。“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在栾川焕发活力,1398个景格、矿格、村(居)民格,如同2477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毛细血管,连接着党组织与35万群众,成为守护安全稳定、服务群众的“平安格”“幸福格”。
(梁延超 卢一帆 何玉涛)(本文配图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