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洛阳日报

网络文学实体书成为出版领域新亮点

日期:09-24
字号:
版面:第007版:书香       上一篇    下一篇

《野马屿的星海》,姚璎著,作家出版社,2024年3月 《垂直起飞》,匪迦著,春风文艺出版社,2025年7月 《绍宋》,榴弹怕水著,春风文艺出版社,2024年5月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近年来,网络文学实体书的出版变得越发普遍。从曾经鲜有人问津到如今备受追捧,出版网络文学实体书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商业逻辑、读者心理和出版动机?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平台、出版方: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网络文学的出版并非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新现象。首部网络文学作品《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早在1998年就在BBS上连载并引起轰动,简体中文版于1999年由知识出版社出版,创造了连续22个月位居畅销书榜的惊人成绩。截至2005年,其销售量已超过百万册。此后,屡有网络文学的实体书创造销售佳绩。

事实上,网络文学的出版更多由网络平台或出版方基于商业利益所驱动。以番茄小说“巅峰榜”作品《十日终焉》为例,自2023年10月出版首册《十日终焉·囚笼》以来,截至目前该系列已连续推出10册,累计销量突破200万册。如此强劲的销售增长,自然离不开该作品在番茄小说积累的庞大粉丝群和超高阅读量。

同时,出版社还会衡量网络文学作品的文学价值和主题意义。近期,网络作家匪迦接连出版了《垂直起飞》《关键路径》两部发表在七猫中文网上的作品。正如他所说,这些作品的出版,“主要还是依靠近年来各大出版社对于现实题材网络文学的重视”。

中信文学·花笙品牌专注于挖掘原创文学IP,在网络文学实体化出版方面经验丰富,已推出《柳叶刀与野玫瑰》等多部作品。“文本是否满足读者的收藏和反复阅读需求,是否能提供全新的阅读体验及是否具备IP属性,这些都是我们考虑的要素。”花笙出版人曾丽说。

读者:对作品的喜爱和对作者的支持

对读者而言呢?既然已完整地读过电子版,购买实体书似乎属“多余”,但真的如此吗?不少读者透露,更多时候,购买实体书是对喜爱的网络作家表达某种支持,类似于粉丝为偶像打榜、投票一样。如果心仪的网络作家举办线下签售会,他们更是会积极参加。

今年6月,第三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首次设立网络文学专题展,邀请了当下颇具人气的网络作家与读者互动交流。天瑞说符、纸老虎分别携《我们生活在南京》《且渡无双》亮相,散场后不少热心读者拿着实体书排队请作家签名。

此外,实体书的出版还能带动原著的阅读量。比如,发表在起点中文网的《绍宋》,讲述主人公赵玖穿越到宋高宗身上,起用岳飞、韩世忠等将领扭转靖康之难的故事。该作品自2024年5月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实体书后,其改编的同名漫画于2024年11月也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今年5月,《绍宋》漫画版火爆出圈,相关视频在抖音播放量突破12亿,带动原著阅读环比增长13倍,让这部已完结近4年的“老网文”强势重回起点读书畅销榜前五,并登顶历史类与完本榜双榜榜首。

作者:对纸书的情怀和对创作的坚守

除了商业利益和读者热情,网络文学实体书的出版还有不少是作者主动推动的结果,网络作家姚璎便是其中之一。她的《野马屿的星海》就题材来看并不吃香,但质量过硬,她主动向作家出版社推荐了自己。“很想等退休的时候,在摇椅上慢慢看自己写过的纸质书,纸质书比较有质感,而且厚重。”姚璎说。最终,作家出版社考量了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效益后,决定出版实体书。

把在平台上连载的网络小说转化为恒久流传的纸质图书,对网络作家而言必然有一定的困难和挑战。一来,网络文学作品通常字数众多,动辄百万字,而纸质图书的篇幅有限,需要对作品进行大幅删减。二来,很多网络文学作品良莠不齐,一部作品内部各章节质量参差也是可能的,“烂尾”时有发生。

网络作家卓牧闲的《滨江警事》(第1部)荣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该作品很快被中国青年出版总社相中。今年以来,卓牧闲一直在修改该书文稿,编校过程和难度远超他的想象,有时甚至不胜其烦。但他深知,只有通过耐心的整理和修改,才能让作品的文学价值凸显,给读者带来最好的阅读体验。

网络文学实体书正在成为出版领域新的亮点与热点。从商业角度来看,它有着庞大的读者市场和可观的经济收益;对读者而言,它满足了大众对作家作品的深度喜爱和情感支持;就网络作家来说,它可以承载电子作品的精神传承和纸质图书的情怀追求。期待网络文学实体书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从而在图书市场脱颖而出,成为出版行业新的增长点。

(据《文艺报》 作者:刘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