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知展中篇小说《驯虎记》授奖词
《驯虎记》以“丛林少年”李虎的命运浮沉为轴,钩沉其半生辗转。其名“虎”而命“犬”的反讽底色,暗喻着个体在时代夹缝中的挣扎与尊严。李知展用奇崛的寓言笔法,构建了一片人性与兽性交织的叙事丛林,迸溅出温暖的生命花火。它是献给所有扛着生活重压却奋力挺拔的生命的诗篇,其悲悯情怀,恰似作品中老鲁刻刀下的石狗——沉默而锋利,在时光的雪地上留下永恒尊严。
本报讯 (洛报融媒记者 刘嘉仪)20日,第二十一届百花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天津举行,洛阳作家李知展凭借其中篇小说《驯虎记》荣获“中篇小说奖”。
1989年出生的李知展在文学创作领域深耕多年,是河南文学界的中坚力量,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洛阳文学院副院长、《牡丹》杂志主编、洛阳市作协副主席。其创作成果丰硕,著有长篇小说《平乐坊的红月亮》《芥之微》,小说集《望春门》《流动的宴席》等多部作品,多篇作品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等权威刊物选载,《人民文学》《小说月报·原创版》《中国作家》等刊发其文学作品累计200余万字。李知展曾先后斩获“紫金·人民文学之星”奖、首届河南青年作家扶持计划年度作家等荣誉。
在颁奖典礼后接受媒体采访时,李知展表示:“很荣幸拙作获此殊荣,感谢百花文学奖。我会继续潜心创作,努力写出与苦难辉煌的中原大地相匹配的小说作品。”
市作家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李知展此次荣获百花文学奖,既是对其多年来笔耕不辍、潜心创作的全面认可与高度褒奖,也在河南文学界树立起一座激励奋进的标杆,鼓舞着更多作家摒弃浮躁、静心钻研文学创作,为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更为磅礴的“河南力量”。
百花文学奖前身为百花文艺出版社《小说月报》“百花奖”,创始于1984年,是中国具有权威性与号召力的文学大奖之一。由茅盾先生题写刊名的《小说月报》是我国创刊较早的文学选刊,以雅俗共赏的风格赢得海内外读者的喜爱。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曾评价说:“《小说月报》‘百花奖’是一个传奇。它见证了一份文学刊物的恒心、诚恳,凝聚了无数读者的热情和识见。由此,它成为文学与读者心心相印的记录,使几代中国作家从中获得信心和力量。”
?? 知多一点
四十五篇作品获得第二十一届百花文学奖
百花盛开,文学常青。第二十一届百花文学奖颁奖典礼20日在天津举行,45篇作品分获8类文学奖项,27位文学期刊编辑获得编辑奖,30位读者获得读者奖。
经过读者线上线下投票和专家评审,共评选出短篇小说奖10篇、中篇小说奖10篇、长篇小说奖2篇、微型小说奖5篇、散文奖10篇、科幻文学奖3篇、影视剧改编价值奖2篇、网络文学奖3篇。
45篇获奖作品(以作品刊载时间为序)
● 短篇小说奖
《暮色与跳舞熊》(鲁敏)、《玛雅人面具》(徐则臣)、《昙花现》(黄咏梅)、《乔迁》(付秀莹)、《飞鸟与地下》(班宇)、《命运慢跑团》(蔡崇达)、《木棉或鲇鱼》(李修文)、《醉马草》(娜仁高娃)、《许多树》(叶弥)、《萤火与白帆》(朱文颖)
● 中篇小说奖
《无名之地》(卢一萍)、《会飞的父亲》(尹学芸)、《海边的向日葵》(肖勤)、《野火烧不尽》(刘汀)、《逍遥仙儿》(石一枫)、《两次别离》(田耳)、《熊出没》(老藤)、《父亲和雕像》(肖克凡)、《蓝色泪滴》(汤成难)、《驯虎记》(李知展)
● 长篇小说奖
《苹果红了》(津子围)、《曾在部队扛过枪》(衣向东)
● 微型小说奖
《满仓爷的勋章》(乔桦)、《领作》(徐向林)、《亮光》(袁炳发)、《金雕的礼物》(申平)、《娘》(周海亮)
● 散文奖
《湖泊的四季》(陈元武)、《小物件、茶、人和画》(人邻)、《我乡月令》(耿立)、《大地:语词和种子》(周荣池)、《从大海到人海》(王月鹏)、《摇篮》(贾梦玮)、《地址簿里的日常》(朱强)、《喜鹊脖颈上那圈黛蓝》(海男)、《重行故地儿时路》(杨海蒂)、《斯文在兹》(王剑冰)
● 科幻文学奖
《消逝的真相》(贾煜)、《一个写作表演者的最后爱情》(王威廉)、《度假周》(宝树)
● 影视剧改编价值奖
《暗瞳》(赵小赵)、《南京先生》(赖继)
● 网络文学奖
《我本无意成仙》(金色茉莉花)、《天才俱乐部》(城城与蝉)、《复活少女与奇异沙漠》(肖睿)
(据新华社、《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