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洛阳日报

探寻古都千年文脉与安澜之道

日期:09-22
字号:
版面:第002版: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       上一篇    下一篇

采风团走进小浪底调水调沙现场 洛报融媒首席记者 李卫超 摄

本报讯 (洛报融媒记者 刘嘉仪)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风团走进洛阳,探访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龙门石窟与龙门古街,深入解读这座千年古都与黄河相依的厚重历史与安澜新篇。

当天上午,采风团抵达小浪底调水调沙现场。只见大坝孔洞中奔涌出三条磅礴的“黄龙”,携大量泥沙滚滚东去,激起数米高的浪花,声势浩大。

“第一次现场观看,非常壮观!”华商网记者邓波说,通过此次采访,他深切感受到科技赋能让传统水利工程焕发智慧生机,防洪、发电等功能更加高效有力。

今年新开放的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不仅是一座历史陈列馆,更是解读黄河文化的“密码本”。

采风团成员参观了博物馆展厅与文创商店,通过文物和创意产品深入了解汉魏时期的灿烂文化与辉煌成就。

河南工业大学巴基斯坦籍留学生贾瓦德·塔里克表示:“中国古代将洛阳视为天下之中,在此建都,所形成的理念与制度如文明种子,在黄河流域生根发芽,最终长成荫蔽华夏的参天大树。”

在龙门石窟,采风团重点了解了宾阳三洞、奉先寺等区域的开凿历史,通过石窟造像感受自北魏至盛唐的艺术接力,体会中华民族开放包容的文化基因。

“龙门石窟保存了大量宗教、艺术等方面的珍稀遗产,反映了古代中国政治与文化的发展高度,诸多石刻艺术品是中华文化与域外文明交汇融合的珍贵见证。”四川新闻网记者任俊豪说。

在龙门古街,古朴的建筑与现代商业业态相映成趣,吸引采风团驻足。在一家文创店中,郑州大学俄罗斯籍留学生Valery对永宁寺塔造型的冰箱贴表现出浓厚兴趣。她表示:“如今能通过文创产品重新认识这座伟大建筑,非常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