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洛阳日报

把世界航线“煮进”洛阳咖啡

日期:09-12
字号:
版面:第003版:洛阳·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初秋的洛阳市吉林路,法桐叶已染上浅黄。阳光透过斑驳树影照在“机组专用咖啡”的招牌上,单看名字,这就是一家有故事的小店。

推门而入,墙上密密麻麻的航线图从昆明、深圳延伸至纽约、曼谷,玻璃展柜里的飞机模型整齐排列,乘务长名牌静静躺在展台上——这些印记,串联起这家咖啡店主理人祁少楠16年的空乘生涯,也见证着她从万米高空回归故乡的人生转折。

35岁的祁少楠曾是一名空姐,16年来,她的累计飞行时间超1.6万个小时,足迹遍布北美、东南亚,在昆明、深圳辗转生活。

“凌晨落地陌生城市是常态,经常半夜惊醒,摸出手机才知道自己在哪里。”祁少楠说,空乘工作的严谨细致背后,是日夜颠倒的疲惫和难以言说的漂泊感。随着年龄增长,常年高压的工作让她的身体频频发出预警,而远方父母日渐佝偻的身影,更让她意识到“人生不能只追着云层跑”。2024年年初,祁少楠拖着行李箱回到洛阳,决心把藏在心底多年的咖啡梦种在家乡的土壤里。

为了开好这家店,她专程奔赴云南的咖啡庄园,从生豆筛选、烘焙到拉花技艺,虚心跟着老师傅学习。大半年的筹备期里,她跑遍洛阳的建材市场挑选装修材料,亲手将飞行日志里的航线一一标注在墙上,就连飞机上的各种温馨提示语,都被她用在了店内的装饰上。“这些不是陈列,是我16年的人生。”祁少楠指着展柜里的飞机模型,眼里满是温柔,“客人看到航线图总会问我飞行的故事,这让我过去的经历有了新的意义。”

翻开菜单,“去古巴”气泡美式、“去美国”冰激凌拿铁等产品的命名别具匠心,每一款都对应着她飞过的目的地。祁少楠说,常有顾客因为好奇饮品的名字点单,一来二去就成了朋友。其中有每周三都来点一杯“去美国”,并坐下听她讲北美机场趣事的退休教师;也有住在附近小区的年轻姑娘,边喝咖啡边与她聊上几句生活。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是她在飞行生涯及其他城市中从未体验过的。

“原以为要花时间适应慢节奏,没想到一回来就扎了根。”祁少楠说,洛阳的包容感让她倍感温暖,街坊邻里不经意间的细碎善意,也渐渐抚平了她过往的漂泊焦虑。如今的她,每天清晨到店里烘焙咖啡豆,午后和客人聊聊家常,傍晚关店后陪陪父母,“从前在飞机上服务别人,现在在店里找到自己,这种踏实感比任何风景都珍贵”。

祁少楠的转身,是洛阳吸引年轻人回流创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越来越多像她一样的“归雁”带着梦想回到家乡,在老街巷里开起特色小店,既为城市注入了新鲜活力,也在烟火气中找到了人生新坐标。正如“机组专用咖啡”里醇厚的招牌拿铁,个人的奋斗故事与城市的发展脉搏相互交融,酝酿出属于新时代洛阳的温情与滋味。而祁少楠知道,这杯家乡的咖啡,才刚刚开始散发香气。

洛报融媒记者 王若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