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洛阳日报

鲜花遥祭爹和妈

日期:09-11
字号:
版面:第008版:洛浦       上一篇    下一篇

我本俗人,可今年生日,孩子们和同事们不约而同地打破了一项我人生“0”的纪录——他们送来精美的鲜花祝福我,使我平生终于有了一次高雅的生活体验。

然而,手捧灿烂的鲜花,我没有童年过生日那般雀跃,也没有年轻时过生日的张狂,只有心默默地飘向远方,思念天堂里愈走愈远的爹和妈。

说实在话,随着年龄日渐增长,对生日的感受也在悄然变化,当生日临近,我站在岁月新的节点上,深情地回望自己的人生历程。之所以有这般心绪,是“自己的生日,就是妈妈的受难日”这句话在内心深处掀起了不小波澜。

怎么能说不是呢?我们不是总说“自己是妈妈身上掉下来的肉”吗?十月怀胎间,我们在妈妈的肚子里,无所顾忌地吸吮着妈妈身上的营养,何况我生于那贫穷饥饿的年代,本来妈妈就整日食不果腹,可我还要和妈妈争抢那本就少得可怜的营养——妈妈何止是忍着饥饿,简直是用她的生命给了我生命。

想到这些,我忽然醒悟,自己过去的那些生日过得是多么的肤浅啊,竟然从未思索过“我从哪里来”这个人生最根本的问题。

蓦然回首,我清晰看见,从我呱呱坠地到妈妈生命终老,我无时无刻不是妈妈心中的牵挂,我的生命无时无刻不是被妈妈的爱呵护着、滋养着——

肚子饥是我儿时最深刻的记忆,那时家里粮食少,妈妈经常奔走在田间山坡,她提着篮子,掐着不同季节里的野菜:柳芽、构穗、榆钱、苜蓿、黄花苗、水芹菜、白蒿、荠荠菜、面条菜……回来或蒸或拌,或摊或煎,想方设法让我们填饱肚子。就是这样,一天天,一年年,妈妈用勤劳和智慧调剂生活,让我少了挨饿。

上高中时,我家的温饱问题还未彻底解决,平时家人只能隔三岔五吃些黑面馍,而每星期妈妈都要做白馍让我带上,如是逢集日,还要我爹去给我送馍。

我结婚不久,妈妈就突发疾病,体能严重下降,可她为了让我们吃上好鸡蛋,养了20多只鸡。85岁那年,妈说:“我身体不行了,喂不动鸡了,你们以后吃鸡蛋自己买吧!”听着妈妈的倾力与无奈,我热泪盈眶。

我当的官虽然比芝麻还小,可妈妈总是为我操心。那时,她的听力已严重减弱,可她天天搬个凳子坐桌子前看电视新闻,星期天回家,她总叮嘱:“谁谁谁犯法了,不该花的钱咱说啥也不要花,只要平安,比啥都好!”

妈妈临终前,从贴身口袋里掏出一个装着日常零花钱的塑料袋递给我。我接过袋子,上面满满都是妈妈的体温,那感觉,让我刻骨铭心,每每想起,一股暖流就在我全身汩汩流动。

父精母血赋予我们生命,静静地感受这份生命的馈赠,我觉得妈妈的爱如同给我生命输送营养和能量的血肉,而爹的爱就像支撑我顶天立地的坚韧骨骼。

爹虽然没读过书,但他明辨是非,对我的管教从不含糊。从小,爹对我的懒惰就不留一丝空间,即使寒冬腊月,也要求我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久而久之,早起就成了我的习惯,直到现在,几十年未变,这让我的人生受益匪浅。

学农活,爹手把手教,对扶犁摇耧扬场等诸多农活的细节,要求一丝不苟、规范标准。如今,这些技术虽没有派上用场,但对我为人做事有很大教益。

有我小妹时,妈妈生病卧床,爹既要下地劳动,一日三餐照顾病人和孩子们,还要喂牛喂猪、喂鸡喂羊。那时候年幼无知,体会不到爹的艰辛。前几年,家里突发困难,让我手忙脚乱,焦头烂额,感觉不堪重负。那一夜,爹当年的身影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一下子感到了爹的坚强:当年吃没吃的,花没花的,爹都能挺过难关,与其相比,今天的困难算得了什么?顿时,我抖擞精神,沉重的心理负担一扫而净。

我的父母,他们平凡而普通的人生是多么的伟大:在那生活极度困难的年代,他们养育了5个子女,特别是我小妹,那时没有妈妈的奶水吃,可父母连将她送人的想法都没动过,硬是用小米汤把她喂养成人。

妈妈已经走了7年,而爹更是已经离开37载。按照家乡风俗,已经没有有关他们的任何纪念活动,但在生日这天静静地追思父母,让心灵再次得到滋养和净化,这是多么温暖和幸福啊!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个生日啊!

爹!妈!谢谢你们给了我生命!谢谢你们给了我智慧!

爹!妈!你们看,这美丽芳香的鲜花,就是全家人对你们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