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互助托起幸福“夕阳红”
日期:09-09
版面:
第003版:喜迎洛阳市科协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 上一篇 下一篇
昨日,记者从市文明办获悉,栾川县“栾川邻居”养老助老文明实践项目入选河南省移风易俗典型案例集,成为可持续养老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有益探索。
栾川县地处豫西伏牛山腹地,60岁以上老人有6万余人,农村独居老人近2万人,每年5月到10月还有大量外地老人到此旅居避暑。
面对“本地独居老人照料难、外来老人服务需求多”的双重压力,2022年,栾川县启动“栾川邻居”养老助老文明实践项目,以邻里互助为核心,探索可持续的养老志愿服务体系,托起幸福“夕阳红”。
该项目积极发挥农村血缘、地缘、亲缘关系和邻里守望传统等优势,坚持自愿参与和组织动员相结合,以身体健康、责任心强、时间机动灵活的本村常住青壮年妇女为主体,在各村(社区)成立“栾川邻居”助老志愿服务队伍。
志愿服务队伍根据服务对象居住点分布情况,按照“就近就便、亲缘优先”的原则,通过双向选择,在助老志愿者本人家庭周边1公里以内,为其确定3到5名服务对象,结成爱心助老对子,为老人们提供关心探视、助餐送餐、居家服务、就诊陪护、应急处置等生活起居服务,开展心理慰藉、文化娱乐等综合服务。
栾川县陶湾镇张盘村78岁的独居老人郭花英是“栾川邻居”养老助老文明实践项目的受益者之一,与她结成爱心助老对子的志愿者苗芳丽,会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帮她打扫卫生、整理家务。
栾川县文明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栾川邻居”养老助老文明实践项目可持续发展,该县探索建立了“乡镇政府奖补、村集体经济补贴、社会爱心人士捐赠、老年人或其子女承担”的“四方”资金筹集机制,根据服务对象数量,给予志愿者每月300元到600元经济补贴。补贴标准由村(社区)党组织结合实际提出,经“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研究确定。同时,将助老服务纳入积分管理,优秀志愿者可用积分兑换物品和服务。通过该机制,志愿者月均可增收约2000元。
该项目实施以来,服务范围由最初的4个试点,逐步覆盖全县,志愿者由20余人壮大至1700余人,全县涌现出众多“明星邻居”,服务内容从基础照料拓展到文体娱乐、文明创建、安全保障等领域。
“截至目前,该项目累计开展活动800余次,惠及群众2.6万余人次。在这一过程中,‘明星邻居’评选、乡村光荣榜等精神激励,不仅让助人者受尊崇成为新风尚,也引领更多人参与志愿服务。”该负责人说,如今在栾川,“有困难找邻居”已成为不少老人的共识。
洛报融媒记者 申利超 通讯员 古晓花 张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