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洛阳日报

以新提质强引擎 向新而行谱新篇

日期:09-08
字号:
版面:第002版: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       上一篇    下一篇

高质量发展,伊滨“脉动”强劲!

曾经的伊滨区面临着三大挑战:新兴产业基础薄弱,缺乏龙头项目引领;传统钢制家具产业大而不强,生产模式落后;创新发展动能亟待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困难重重……

面对困局,伊滨区强势突围:锚定科技产业新城定位,举全区之力服务宁德时代洛阳基地项目落地投产,前瞻谋划配套产业链,吸引新兴产业加速集聚;深挖钢制家具产业原始优势,打造洛阳市智能家居产业园,推动传统产业加速焕新;优化创新发展生态,加强创新主体培育、人才引育、平台建设,推动创新成果加速转化,厚植高质量发展沃土。

今年上半年,伊滨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9.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3.1%,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50.3%,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一幅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聚链强链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路径的高质量发展壮美画卷,正在伊滨区加速铺展。

龙头引领

新能源产业集群聚链成势

1秒生产1个电芯,2.5分钟下线1个电池包!这是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一期项目高效生产的真实写照,更是伊滨区推动新能源产业能级跃升的一大支点。

作为市委、市政府抢抓新能源产业风口、打造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关键落子,伊滨区大胆闯、拼命干,以“对接签约100天、项目落地100天,一期厂房9个月封顶”的“伊滨速度”全力护航。目前,项目一期产值突破100亿元,带动就业4000余人;项目二期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冲刺9月投产目标;三期、四期项目主体结构施工正酣。项目全面建成后,将形成千亿级产值,并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及服务业企业产值达1000亿元。

龙头高昂,链动四方。凭借良好投资环境和优质高效服务,伊滨区以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为龙头,积极推进产业链招商,打造吸引企业、集聚项目的“强磁场”,推动新能源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如今,以新能源动力电池为核心,在“龙头效应”带动下,该区已签约落地精密结构件、液冷板、CCS集成母排制造及研发等新能源项目35个,总投资153.5亿元,康本、广源、华域等13家核心供应链企业进驻投产,中航光电等26家本地企业进入宁德时代供应体系,产业集群效应持续释放……

毗邻宁德时代洛阳基地,总建筑面积近80万平方米的洛阳新能源产业园一期建设全面提速,预计年底全部建成投用,签约进驻项目10余个,已有华域新能源精密结构件等3个项目实现投产。区内国宏智能装备科技产业社区、均和云谷、联东U谷等科技产业社区完善服务体系让企业可以“拎包入住”“拎机投产”,为配套产业落地提供全方位支持保障。通过“强龙头、延链条、优环境”,伊滨区正全力跑出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集群“加速度”,一个具有全国竞争力的千亿级新能源电池产业高地正加速崛起。

智造升级

传统产业集群焕发新生

在新能源产业高歌猛进的同时,伊滨区传统优势产业——钢制家具产业也在科技赋能与集群发展中加速“蝶变”。

企业创新加快突围。走进安吉星柜业公司,海内外订单充足,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一派火热景象。面对外部环境变化,该公司打出“内贸+创新”组合拳,一方面开拓东南亚市场,另一方面深耕国内细分市场,内贸销售额同比增长40%。借助相关政策回暖东风,该公司牵头建立“钢制家具产业创新联盟”,在AI防盗识别、碳纤维轻量化材料等领域持续发力突破。

众多钢制家具企业突围奋进,花都集团勇闯“智造”赛道,成功交付土壤样本保管机器人无人库房项目,彰显硬核实力;科飞亚公司全自动包装线效率提升300%……伊滨区众多企业正以创新为引擎,开辟发展新赛道。

园区集群蓄势腾飞。洛阳市智能家居产业园二期项目8个智能化生产车间建设已接近尾声,炎恩家具车间物流“爆仓”成为常态——这家率先投产的企业日均快递量超千件。入园企业通过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改造提升整体生产效率,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力。与此同时,三期项目钢结构吊装火热推进,年底将建成投用,一个融合智慧零碳生产与跨境电商功能的产业新高地正拔地而起。寇店大谷智能制造产业园聚焦钢制办公家具智能装备研发、数字化生产等业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政策加持助力转型。伊滨区纵深推进“三大改造”,推动9家企业进入工信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专项再贷款项目清单》,3个项目入围洛阳市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总投资超20亿元,并为71家规上制造业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诊断服务,助力企业“智改数转”。

全区钢制家具产业1000余个品种畅销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近200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70%以上。上半年,全区钢制家具出口额同比增长34.5%,钢制家具产业智能化、集群化发展成效显著。

创新驱动

新质生产力聚集地活力四射

科技创新是伊滨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在青海省德令哈市的万亩枸杞田里,由洛阳优特威车业有限公司联合龙门实验室研发的红色电动农业机器人高效作业。该款机器人不仅具备旋耕、中耕、植保、除草等功能,还拥有零油耗、无人驾驶、24小时作业等技能优势,年产能已达500台,累计实现交付50余台,正式进入量产阶段,标志着伊滨在智慧农机产业化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技术难关顺利攻克,离不开龙门实验室的加盟和支持。”洛阳优特威车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陈绍珍说。

龙门实验室创新采用“室企联合研发”“室录企用”产学研模式,按照“项目共研、团队共引、难题共解、成果共享”合作思路,设立多个联合研发项目,成为区内科技企业的坚实“大后方”,也为创新浪潮奔涌伊滨提供了更多动能。

近年来,伊滨区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系统性构建区域创新生态,推动科技创新“含新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含金量”。

主体培育精准有效。构建“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育体系,新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2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家,钠美新能源、智久科技等11家科技企业获评2025年创新型中小企业。成功申报国家级人才3名、省市级人才10名、“托举工程”人才项目4个,进一步激发创新发展活力。

平台建设强劲有力。龙门实验室13项成果获省部级奖励,成功揭榜2个省重大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揭榜挂帅”项目。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9个。出台《伊滨智慧岛TOP企业港运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强化创新创业源头支撑,已集聚企业66家。

成果转化能级跃升。建立“精准辅导+跟踪服务+政策引导”机制,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上生产线。上半年全区已有19项科技成果“上线”,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0.75亿元,创新“活水”不断涌动。

新兴产业强势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活力奔涌,伊滨区正以冲锋姿态破局,用决战状态攻坚,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激发创新创造热情,全力以赴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袁燕芳 王鑫)